问题 | 故意伤害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 |
释义 | 《精神赔偿解释》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的相关标准,包括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获利情况、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等因素。受害人对损害有过错的,可以减轻或免除侵权人的赔偿责任。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应考虑受害人的请求、精神损害程度以及社会地位、影响等因素。加害人的过错程度和经济负担能力也需要考虑。 法律分析 1、《精神赔偿解释》对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确定的相关规定,并为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的确定提供了相应的标准,需要计算赔偿金额的可参照一下。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2、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后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3、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在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数额时,应考虑如下相关因素:从受害人的角度考虑以下因素: (1)受害人的请求。即只有受害人正式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才对此予以审理和裁判。受害人或者相关人员未提出此诉讼请求,法院当然不能自动作出处理。 (2)受害人的精神损害程度。应考虑加害人的行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是否给受害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影响以及影响程度。 (3)受害人的社会地位、社会影响、名望、年龄、家庭状况等。 4、从加害人角度考虑以下因素: (1)加害人的过错程度。这里的过错责任仅限于过失,不包括故意。因为故意以道路交通事故致害他人,则构成刑事犯罪,不是民法意义上的侵权行为。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时应根据加害人的过错大小加以考虑,受害人也有过错的,应相应减轻加害人赔偿责任,即过失相抵。 (2)加害人的经济负担能力。经济能力强者可以考虑多赔偿,反之少陪。衡量加害人的经济负担能力应考虑其实际收入与供养人数的多少,包括其父母、子女及其他应当赡养的家庭成员,如果超过其经济能力,使判决得不到实际履行,亦无实际意义。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金额时需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手段及后果、获利情况、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对于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等,应遵循法律、行政法规的明确规定。受害人若存在过错,可减轻或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在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需考虑受害人的请求、精神损害程度,以及其社会地位、影响力、年龄、家庭状况等。同时,加害人的过错程度和经济负担能力也应予以考虑。经济能力强者可适度增加赔偿金额,但需避免超出其实际能力范围,以保证判决的实际履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三百三十五条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