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继承权的取得与行使的规定是怎么样的 |
释义 | 法律对于继承权的取得的规定:公民取得继承权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根据即法律的规定或者立遗嘱人的合法有效的遗嘱的指定;被继承人死亡和遗产的存在;与被继承人有法定的亲属关系。对于继承权的行使的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可以依法独立行使继承权,其可以独立决定接受还是放弃继承,有权参与遗产的分配和处理。 一、女儿子到底有没有继承权 女儿有继承权,出嫁了也有。继承权男女平等。法律明确规定了继承的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同一继承人继承的财产份额为均等分配。遗嘱人立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 这里涉及到了继承权,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包括两种含义: (1)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它是指继承开始前,公民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遗嘱的指定而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即继承人所具有的继承遗产的权利能力。 (2)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它是指当法定的条件具备时,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留下的遗产已经拥有的事实上的财产权利,即已经属于继承人并给他带来实际财产利益的继承权。 这种继承权同继承人的主观意志相联系,不仅可以接受、行使、而且还可以放弃,是具有现实性、财产权的继承权。继承权的实现以被继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时开始。 所谓继承权主体,也就是享有继承权、能行使继承权的主体。继承权主体可以通过法律的直接规定明确,或者是合法有效的遗嘱指定,也可以通过被继承人与他人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指定。具体为以下三类: 1、法定继承人。即指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遗嘱指定的继承人。公民可以立遗嘱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也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继承。 3、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的继承人。 二、继承权可不可以放弃 继承权是可以放弃的。继承权是法律赋予公民权利。义务和权利不同,权利可以被放弃,继承权可以被继承人放弃。放弃继承权,是继承人自愿放弃取得被继承人合法遗产权利。放弃继承权人本身就是遗产法定继承人。死者的配偶、子女,放弃继承的方式是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他必须要在遗产被分配之前,公开声明放弃继承遗产,不然会被视为已经接受了遗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