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设定试用期间的工作目标,试用期辞退员工,该如何规避风险? |
释义 | 试用期辞退员工引发争议,企业的风险主要是工作目标考核没有量化,或没有真正做到客观评价,也没有员工签字认可的相关记录,出现纠纷时,企业没有凭据证明员工不符合岗位要求,所以会败诉。企业应当完善试用期考核流程,使考核标准科学合理,能够量化比较。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风险提示: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以下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七)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八)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试用期辞退员工的风险如何防范? 1、招聘时:变“事后考核”为“事前考察”;2、录用前:将“录用条件”具体化、书面化;(1)通过招聘公告来公示,并采取一定方式予以固定,以便为诉讼保留证据;(2)招聘员工时向其明示录用条件,并要求员工签字确认;(3)劳动关系建立以前,通过发送聘用函的方式向员工明示录用条件,并要求其签字确认;(4)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录用条件或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等。3、录用后:严格试用期考核,定期考核+不定期考核;4、届满前:杜绝延长试用期。风险提示: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试用期满后,辞退员工,到底要不要赔偿? 试用期满后辞退,如果单位无过错的,不用赔偿;如果员工无过错的,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主要看用人单位的辞退行为是否有正当合法的理由,如果是违法辞退,需承担经济补偿二倍的赔偿金。《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风险提示: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女员工在试用期怀孕的,能否辞退? 1、可以辞掉。2、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但在第三十九条第一项规定了“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由此可见在试用期内如果用人单位有心要裁员,是有理由辞退的。风险提示: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最常见的理由是不符合录用条件。用工单位在使用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理由时,应当注意:1、录用条件要明确在招聘启示或者考核标准里;2、录用条件需通知到员工本人;3、试用期需要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通知员工。以上条件均符合的情况下还应当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保存,以免发生法律风险。 绩效目标不合理不能作为是否“胜任工作”的依据,企业该怎样设定绩效目标? 企业设定绩效目标应注意以下几点:(1)绩效指标需与员工的工作内容相关(2)量化为佳;(3)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双方约定并存档;(4)须有日常工作数据记录。设定的绩效目标需要向员工进行确认和公告,最好经过员工书面签字进行确认或者通过带日期的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确认。风险提示: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企业该怎样设定绩效目标,才能作为衡量的标准? 企业制定绩效目标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绩效指标需与员工的工作内容相关;(2)量化为佳;(3)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双方约定并存档;(4)须有日常工作数据记录。绩效目标的设定应该符合SMART原则:1、Specific-具体的(有明确的任务和输出);2、Measurable-可衡量的(有清晰的衡量标准);3、Attainable-可达到的(通过个人努力,目标是可以达成的);4、Realistic-现实的(可以证明和观察的);5、Time-bound-有时间限制的(有明确的时间要求)。风险提示:绩效目标往往和绩效奖金成正比,企业在设定绩效目标的同时,也应当对绩效奖金同步设定和调整,使目标可以被落实且有被落实的动力。这也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此外,用人单位还应当注意履行下列义务:(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三)支付加班费,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该内容由 陆洋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