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动物饲养导致人损害的赔偿责任归属 |
释义 | 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由饲养人或管理人赔偿,除非被侵权人故意或重大过失。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除非法律有特殊规定。起诉动物致人损害需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诉状,经立案审查后进行开庭审理,最终宣判并执行判决。 法律分析 一、饲养动物致人损害是由谁赔偿 饲养动物致人损害是由饲养人、管理人赔偿。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饲养动物侵权诉讼时效有多久 对于侵权行为纠纷所适用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动物致人损害怎么起诉 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 3.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5.宣判,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 结语 在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情况下,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损害由被侵权人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对于侵权诉讼时效,一般适用三年时效。起诉时,需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诉状,并经过立案审查、开庭审理等程序。在宣判后,当事人应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三章 学校保护 第三十七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定期进行必要的演练。 未成年人在校内、园内或者本校、本园组织的校外、园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学校、幼儿园应当立即救护,妥善处理,及时通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 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条 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