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死立执一般是多久执行 |
释义 | 死刑被判立即执行在7日后执行。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 1、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2、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3、罪犯正在怀孕。 一、停止执行死刑在什么情况下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内交付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立即向最高人民法院报告,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 (二)犯罪分子在执行前暴露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的,可能需要改变判决; (三)犯罪分子怀孕了。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执行死刑;因前款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二、那些判死刑的人最后都怎么死的 死刑采用枪决或注射等方法执行。采用注射方式的,应当在指定的刑场或者羁押场所内执行。采用枪决、注射以外的其他方法执行死刑的,应当事先呈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三、死刑立即执行到底还能不能救活人 判决死刑立即执行后,除由最高人民法院直接判决的外,依法都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经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7日内执行,但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立即报告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由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作出裁定:1、在执行前发现裁判可能有错误的;2、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3、罪犯正在怀孕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 死刑执行及停止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 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由于前款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