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精神病打死人会判死刑吗
释义
    对于精神病人犯罪是否应该判刑,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区分。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者,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而对于无法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则不需要负刑事责任。如果这种状态下的精神病人犯下杀人罪,也不需要坐牢。至于死刑,最高人民法院需核准,核准后应作出是否核准死刑的裁定。
    法律分析
    视情况而定。
    精神病人犯罪要不要判刑,应当区分情况。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行为时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的精神病人,是不需要负刑事责任。
    如果这个精神病人是这个状态杀人,不需要坐牢。
    死刑均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核准后最高人民法院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
    拓展延伸
    精神病患者杀人是否应当免于刑责?
    精神病患者杀人是否应当免于刑责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一方面,精神病患者在犯罪行为中可能受到精神疾病的影响,导致其无法全面理解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种情况下,将其判处刑罚可能不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因为他们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的责任。另一方面,如果精神病患者杀人行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或死亡,免于刑责可能会引发公众的不满和对正义的质疑。
    因此,对于精神病患者杀人是否应当免于刑责的问题,我们需要权衡各种因素。可能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综合考虑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状态、犯罪行为的严重性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采取个案审慎评估的方式进行判决。这样可以确保既考虑到了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情况,又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原则。这需要法律界和医学界的深入合作,以制定出合理的判决标准和程序,确保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任和满意。
    结语
    视精神病患者犯罪情况而定,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无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患者,不需负刑事责任。精神病患者杀人是否免于刑责存在争议,需综合考虑精神状态、犯罪严重性和社会危害程度,采取个案审慎评估,确保公平正义与社会安全并重。法律界与医学界需合作制定合理判决标准和程序,维护司法公正与公众信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9: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