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醉驾交通事故责任不一定全归醉驾者,若对方有过错则可减轻责任;若醉驾者逃逸则全责;无证、无牌、酒驾、醉驾本身不必然导致事故,只按处罚;即使逃逸,如有对方过错证据可减轻责任;若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事故损失,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醉驾罚款1000-2000元,吊销驾照5年,拘役不超过6个月。 法律分析 不一定。在我国规定醉驾交通事故并不一定是全责: 1、如果仅有醉驾这一个行为的,那么醉驾一定是全责, 2、如果对方也有过错的,那么就会减轻醉驾一方的责任, 3、但如果醉驾又逃逸的,则是全责。 4、除规定肇事逃逸负全责外,无证、无牌、酒驾、醉驾行为本身并不必然导致事故,不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只按无证无牌等处罚,不作为责任判定的依据。就算是逃逸,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也可以减轻责任。 5、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醉驾可处1000-2000元罚款,吊销驾照5年,处6个月以下拘役。 拓展延伸 酒驾责任分配:考虑到其他因素,是否可以将事故责任全部归咎于酒驾者? 在酒驾责任分配的问题上,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虽然酒驾行为本身是违法行为,但是否可以将事故责任全部归咎于酒驾者并不是绝对的。在实际情况中,事故责任的分配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道路状况、其他驾驶者的行为、交通信号等。有时候,即使酒驾者存在过错,但其他因素也可能对事故发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具体案件中,需要进行事实调查和证据分析,以确定责任的合理分配。这样的综合考虑有助于确保公正和公平的司法判决。 结语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酒驾责任的分配并非绝对。除酒驾本身违法外,其他因素如道路状况、其他驾驶者行为等也需综合考虑。即使酒驾者存在过错,其他因素亦可能对事故发生有影响。因此,在具体案件中,需进行事实调查和证据分析,以确保责任的合理分配,以维护司法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