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监护权转移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
释义 | 未成年人监护权变更可通过签订监护权变更协议实现,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其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和第三十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但若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可由祖父母、兄姐或其他有监护能力的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尊重被监护人真实意愿。 法律分析 一、未成年人监护权变更为签订监护权变更协议即可。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二、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条 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监护权转移的程序和要求是什么? 未成年人监护权转移的程序和要求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将未成年人的监护权从原监护人转移到新的监护人的法律程序。根据不同的法律体系和国家,程序和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程序包括申请、审查和决定三个主要步骤。申请人需要提交相关申请文件,并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来支持转移监护权的必要性。审查阶段通常由法庭或相关机构进行,他们会评估申请人的资格、未成年人的利益以及原监护人的情况。最终的决定将根据法律规定和未成年人的最佳利益作出。要求方面,通常要求申请人必须是合法的监护人候选人,并具备足够的能力和资源来履行监护职责。此外,还可能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和经过背景调查。总之,未成年人监护权转移的程序和要求旨在确保未成年人的权益得到妥善保护和维护。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和第三十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监护权的变更可以通过签订监护权变更协议来实现。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未成年人监护权转移的程序和要求根据不同的法律体系和国家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申请、审查和决定三个主要步骤。这些程序和要求旨在确保未成年人的权益得到妥善保护和维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三条 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委托亲属抚养、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安置,也可以交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儿童福利机构进行收留、抚养。 临时监护期间,经民政部门评估,监护人重新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民政部门可以将未成年人送回监护人抚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六条 民政部门承担临时监护或者长期监护职责的,财政、教育、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予以配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儿童福利机构,负责收留、抚养由民政部门监护的未成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四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长期监护: (一)查找不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二)监护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且无其他人可以担任监护人; (三)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且无其他人可以担任监护人; (四)人民法院判决撤销监护人资格并指定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