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领养孩子有哪些条件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领养孩子的必备条件、收养人的条件和领养手续等。领养人需要满足无子女、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等条件,并且只能收养一名子女。收养人需要提交收养申请书和一系列证件、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户口簿、身体健康证明等。领养手续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并经过审查、批准等程序。 法律分析 一、领养孩子的必备条件包括: 1. 年龄在14岁以下,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2. 失去父母的孤儿,无法查明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 3. 生父母因特殊困难而无力抚养的子女。收养年满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同意。 送养人: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自己子女的父母;被收养人的监护人;抚养弃婴、孤儿和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机构。 二、领养人需要什么条件 收养人: 1、无子女; 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3、未患有在医学上被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4、年满三十周岁。 领养条件: 1、无子女; 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4、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一名的限制。 5、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须双方自愿。收养年满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收养人要求保守收养秘密的,其他人应当尊重其意愿,不得泄露。 6、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年满十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7、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领养孩子需要办理的手续 根据《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的有关规定,领养孩子需办理以下手续: 1、收养人应当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收养申请书和下列证件、证明材料。 (1)、收养人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2)、由收养人所在单位或者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本人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和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等情况的证明; (3)、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2、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的,并应当提交收养人经常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收养人生育情况证明;其中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的,收养人还应当提交下列证明材料: (1)、收养人经常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收养人无子女的证明; (2)、公安机关出具的捡拾弃婴、儿童报案的证明。收养继子女的,可以只提交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和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生父或生母结婚的证明。 3、送养人应当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1)、送养人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组织作监护人的,提交其负责人的身份证件); (2)、民法典规定送养时应当征得其他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的,并提交其他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送养的书面意见。 4、收养登记实行分级登记制,涉及到内地公民与内地公民的收养登记,由孩子户口源头地的县级民政部门办理;涉及到港、澳、台、华侨与内地公民的收养登记由地级市(州)民政部门办理;涉外的收养登记,由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民政部门或经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指定的地级市(州)的民政部门办理。 5、收养关系当事人应当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成立办理成立收养关系的登记关系。 同时,还需带收养人(男、女双方)和被收奍人一寸大头像各一张,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全家福(两寸)照片一张。 拓展延伸 收养是指将未满18周岁、无父母或者父母无法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人,交由有抚养能力的家庭或者个人进行抚养。在进行收养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收养人需要年满18周岁,并且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其次,收养人需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且具有稳定的收入和住所。此外,收养人需要经过公安机关的审批,并且需要与被收养人及其父母或者监护人达成协议。最后,收养人需要承担被收养人的抚养费用和生活费用,并且需要保障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如果收养人未能按照协议履行抚养义务,被收养人或者其父母或者监护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