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兼职员工是否具有合法劳动关系? |
释义 | 兼职属于劳动关系,但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兼职需要双方同意才受法律保护,有利于问题处理。提供兼职方需支付劳动报酬,但无需承担休假、社保等义务。若双方约定劳动权益,也受法律保护。 法律分析 兼职属于劳动关系,但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我国劳动法不鼓励未得到提供职业方同意的兼职。《劳动法》第十八条把采取欺诈手段签订的劳动合同定为无效,因此兼职需要提供职业方和提供兼职方都同意才受到法律的保护。 这样界定有利于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处理。 因为兼职是劳动关系,所以提供兼职方应支付劳动报酬; 因为兼职不是劳动法律关系,所以提供兼职方不承担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义务(提供兼职方也无法在社保局办理社保登记,因为个人只能享受一份社保福利)。 如果提供职业方和提供兼职方都同意某个人兼职,两个单位对劳动权益问题有约定,就受法律的保护。 拓展延伸 兼职员工的权益保障措施是否完善? 兼职员工的权益保障措施是一个重要的议题,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改进。当前,兼职员工在劳动关系方面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为了确保兼职员工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明确兼职员工的权益和义务,为其提供法律保护。其次,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雇主遵守相关劳动法规,不侵犯兼职员工的合法权益。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兼职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最后,建立有效的投诉和仲裁机制,为兼职员工提供一个公正、快速解决纠纷的渠道。综上所述,兼职员工的权益保障措施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以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劳动权益。 结语 兼职的劳动关系虽然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但仍需得到职业方和兼职方的同意,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这一界定有利于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兼职方应支付劳动报酬,但不承担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义务。如果两个单位对兼职员工的劳动权益问题有约定,就受法律保护。为确保兼职员工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执法、提高培训教育和建立投诉仲裁机制。综上所述,兼职员工的权益保障措施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有下列侵犯职工劳动权益情形,工会应当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交涉,要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予以改正;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予以研究处理,并向工会作出答复;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拒不改正的,工会可以提请当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处理: (一)克扣、拖欠职工工资的; (二)不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 (三)随意延长劳动时间的; (四)侵犯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权益的; (五)其他严重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六十四条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