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借条和借据的区别与诉讼时效 |
释义 | 借条和借据的区别与诉讼时效,借据更正式,借条广泛应用于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借条需包括借款人和出借人信息、借款金额、利率、原因、还款时间地点方式、违约责任等。借条不规范一般有效,只要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虚假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依法处理。 法律分析 一、借条和借据的区别与诉讼时效 借条和借据的区别与诉讼时效如下: 1.借据和借条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表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债权凭证。但借据相对而言更正式,是个人或单位借用个人或公家的现金、财物时所写的凭证,而借条更广泛的应用于民间借贷。 2.借条和借据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借条需具备什么内容 借条需具备的内容如下: 1.借款人和出借人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 2.借款的币种、数额、利率; 3.借款的原因; 4.以及还款的时间、地点、方式; 5.违约责任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三、借条不规范有效吗 借条不规范一般是有效的。借条书写不规范不影响借条的效力,借条只要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通常就是有效的。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结语 借据和借条在表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方面有一定区别,但在诉讼时效上一般都是三年。借条需包含借款人和出借人的信息、借款的金额、利率、原因、还款时间和方式等内容。不规范的借条一般也是有效的,只要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规定。但以虚假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九十四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九十八条 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