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诉讼时效届满会使实体权利的消失吗 |
释义 | 诉讼时效届满是不会导致导致实体权利的消失的,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会依法保护权利人的权利。最长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一、民事诉讼时效是多少年 诉讼时效三年。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 债权债务纠纷诉讼时效为是否最长 1、一般诉讼时效:一般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2、短期诉讼时效: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不合格的产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一年; 3、特殊诉讼时效:以外法律法规特别规定的时效。货物买卖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期限为四年; 4、最长时效:二十年。以上三种诉讼时效,都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的; 5、假如权利人很长时间才知道,这会将时效拉得很长,很不利于法院搜集证据和正确解决纠纷。 二、合同过了三年还能起诉吗 合同过了三年,权利人还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以及赔偿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自权利受损之日起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因此虽然过了三年时间,但是权利人不知道权利受损或赔偿义务人的,诉讼时效就尚未开始计算。同时超过诉讼时效不会导致权利人丧失起诉权。 三、民间借贷诉讼时效规定什么标准? 民间借贷纠纷诉讼时效的认定标准: 1、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 2、对于不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不受诉讼时效规定的限制,但是受最长20年保护期的限制。 如果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的,则从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之日起适用3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