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前调解会问什么问题? |
释义 | 离婚诉前调解的目的是通过思想沟通、缓解矛盾、明确权利义务和重新建立婚姻基础,促进和谐婚姻关系,降低离婚率,确保社会稳定。调解不是必经程序,但对于解决纠纷、改善夫妻关系有积极作用。离婚诉前调解不成功时,才会进行开庭审判。 法律分析 一、离婚诉前调解会问什么? 一般会问题一些平时相处的情况,以及两人的婚姻感情,产生的矛盾等等,以判断两人是否还有感情。 (1)通过调解,使双方当事人思想沟通,达到缓解、消除矛盾、相互谅解的目的,促使婚姻关系向和谐方向发展; (2)通过调解,进行法治、道德宣传,促使双方当事人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觉承担家庭责任,降低离婚率,确保社会稳定; (3)通过调解,双方当事人能在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要求下重新认识自我,在自律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的婚姻基础,巩固婚姻感情,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婚姻家庭关系; (4)经调解双方当事人不能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达成协议,人民法院才判决离婚,在提高人民法院的判案质量的同时给当事人一个感情缓冲区,有充分的考虑余地。 虽然调解是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法定程序,但也有例外的情形,对拒不到庭故意失踪、下落不明以及宣告失踪等人提起的离婚诉讼,不必经调解程序。 二、离婚诉前调解程序是什么 诉讼外调解,也称诉前调解、行政调解,是指对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先经有关部门进行调解。这里的有关部门,是指法院以外的有关部门,包括当事人所在单位、妇联、基层调解组织和行政主管部门。诉讼外的调解不是当事人要求离婚的必经程序,不具有法律强制性,也不是离婚的必经程序。婚姻当事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先经过诉讼外的调解程序,经过哪个机关调解。诉讼外调解不影响婚姻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所以对诉讼外调解必须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对婚姻当事人进行强迫调解。 由于有关部门对婚姻双方当事人及其矛盾都有一定了解,可以做到对症下药,在实践中对及时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婚姻家庭纠纷,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起着积极作用。而且在诉讼外调解中“有关机关”不是裁判机关,双方当事人的对立性不强,可以做到不进一步伤害夫妻感情、改善夫妻关系、消除对立情绪,所以易为当事人接受,它有效防止了当事人轻率离婚,或者促使双方达成离婚协议。 综上,如果双方离婚,可以通过协议或诉讼方式离婚。如果在离婚时能够就某些问题没有办法达成一致,则可以选择诉讼离婚。 在离婚诉讼中,法律一般会先调解离婚,以节省诉讼资源。但是调解不成的情况下,才会进行开庭审判。 结语 离婚诉前调解是为了缓解夫妻矛盾、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程序。通过思想沟通、法治宣传和重新建立婚姻基础,调解有助于稳定婚姻关系。如果调解无效,法院才会判决离婚,给予当事人情感缓冲。诉前调解不是强制性程序,婚姻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与。调解由相关部门进行,具有针对性和积极作用。综上所述,双方可通过协议或诉讼方式离婚,调解是为了节省资源,但如无法达成一致,才会进行开庭审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八章 调解 第一百零一条 下列案件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 (一)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 (二)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 (三)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 (四)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 对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协议,应当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