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破坏环境罪司法解释 |
释义 | 破坏环境罪司法解释是,具体如下: 1、污染环境,违反法律规定排放污染物等,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破坏环境罪立案标准造成农田,林地等五亩以上的,造成土地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等。 破坏环境罪立案标准: 1、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 2、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它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3、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4、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十人以上轻伤,或者一人以上重伤并且五人以上轻伤的; 5、致使传染病发生、流行或者人员中毒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Ⅲ级以上情形,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6、其他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情形。 破坏环境的行为有: 砍伐树木、焚烧山野、焚林而猎、涸泽而渔、焚烧垃圾、污水任意排放、江河放药闹鱼、工厂尾气不达标肆意排放、废旧冰箱雪种任意排放和丢弃、废旧电池任意丢弃等。 综上所述,破坏环境罪司法解释是污染环境,违反法律规定排放污染物等,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破坏环境罪立案标准造成农田,林地等五亩以上的,造成土地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