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
释义 | 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单位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一、单位犯罪是怎样认定的 认定单位犯罪的标准是: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信用卡套现犯罪的构成要件 (一)信用卡套现的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以pos机等方法,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的行为,实际上是利用了信用卡的短期信贷功能,通过循环套现的模式,变相进行了金融信贷业务,违反了国家对于金融行业的行政许可制度,扰乱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侵害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二)信用卡套现的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是,是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侵犯性,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它说明某种犯罪是通过什么行为、在什么情况下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了什么结果。 信用卡套现犯罪的客观方面,主要是指违反了银行对于信用卡管理的相关规定,通过以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的行为,且该行为必须达到法律所规定的情节严重的程度,即套现数额达到100万元以上,或造成金融机构资金20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 (三)信用卡套现的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指刑法规定的实施犯罪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信用卡套现犯罪的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这里的自然人是指年满16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是指依法成立并有合法经营、管理范围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四)信用卡套现的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信用卡套现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而且只能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实施的刷卡套现行为会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仍然刻意的追求行为结果的发生,而且信用卡套现犯罪,是行为犯,《解释》并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牟利即构成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有实施套现行为的故意。 三、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的区别 自然人犯罪,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所实施的犯罪。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体现单位整体意志,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 ,下列4种情况不以单位犯罪论处而应当以个人(自然人)犯罪论处: 1.无法人资格的独资、合伙企业犯罪的。 2.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 3.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 4.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