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信用卡欠款还不上怎么办,信用卡诈骗的行为有哪些?
释义
    信用卡延期还款或分期还款可以避免产生逾期滞纳金、逾期利息、不良信用记录和诉讼费用等后果。而信用卡诈骗的行为包括使用伪造或虚假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和恶意透支等。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透支,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法律分析
    如果信用卡欠款无法及时偿还,您可以考虑申请延期还款或分期还款。如果逾期不还款,可能会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 信用卡逾期滞纳金。
    2、逾期利息。
    3、不良信用记录。
    4、诉讼费用。如果信用卡超过3个月不还款,银行就请律师向用户发出律师函,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费用将由持卡人承担。
    5、恶意透支需承担刑事责任。
    二、信用卡诈骗的行为有哪些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恶意透支的。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拓展延伸
    信用卡诈骗行为包括: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恶意透支、使用信用卡取现、使用信用卡消费等行为。这些行为都会给持卡人和银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于信用卡诈骗行为,我国《刑法》规定,如果数额较大,将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同时,《银行卡管理办法》也对信用卡诈骗行为进行了规定,对于信用卡诈骗行为,银行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停止信用卡使用、向公安机关报案、申请仲裁等。
    结语
    信用卡逾期不还款可能会产生严重法律后果。而信用卡诈骗行为包括使用伪造或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使用作废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和恶意透支等行为。因此,及时申请延期还款或分期还款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麻烦。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七条 催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认定为本解释第六条规定的“有效催收”:
    (一)在透支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后进行;
    (二)催收应当采用能够确认持卡人收悉的方式,但持卡人故意逃避催收的除外;
    (三)两次催收至少间隔三十日;
    (四)符合催收的有关规定或者约定。
    对于是否属于有效催收,应当根据发卡银行提供的电话录音、信息送达记录、信函送达回执、电子邮件送达记录、持卡人或者其家属签字以及其他催收原始证据材料作出判断。
    发卡银行提供的相关证据材料,应当有银行工作人员签名和银行公章。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四条 为信用卡申请人制作、提供虚假的财产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涉及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或者涉及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分别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定罪处罚。
    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或其人员,为信用卡申请人提供虚假的财产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分别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和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定罪处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2004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情况,讨论了刑法规定的"信用卡"的含义问题,解释如下:
    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现予公告。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2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