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反恐怖主义法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对任何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恐怖活动,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为恐怖活动提供帮助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国家不向任何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作出妥协,不向任何恐怖活动人员提供庇护或者给予难民地位。 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1、制定防范和应对处置恐怖活动的预案、措施,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2、建立反恐怖主义工作专项经费保障制度,配备、更新防范和处置设备、设施; 3、指定相关机构或者落实责任人员,明确岗位职责; 4、实行风险评估,实时监测安全威胁,完善内部安全管理; 5、定期向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综上所述,反恐主义法于2015年12月27日发布,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恐怖主义法》第二条 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对任何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恐怖活动,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为恐怖活动提供帮助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