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法人格滥用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
释义 | 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及如何认定公司法人人格混同。滥用行为包括注册资本不足、股东抽逃出资、无偿使用公司财产等。认定混同需综合考虑公司设立背景、股东情况、经营业务、纳税情况等因素。滥用行为损害债权人利益,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法律对混同的例外规定旨在制约股东滥用法人独立地位,保护债权人。举证责任应由主张滥用或混同的一方承担。 法律分析 一、哪些行为属于滥用公司法人人格 公司人格滥用是指控制股东利用股东以出资承担有限责任和公司以全部资产独立承担责任的规定,以自己的意志操纵公司的意志,使公司成为控制股东的傀儡,从而使公司成为自己逃避债务、规避风险的工具。 1、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到位或者甚至达不到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 2、公司与股东人格混同。 3、股东设立公司后抽逃出资或通过其他方式榨取公司财产致使合同债权人的债权无法从公司获得满足。 4、股东无偿使用公司财产或者资金,不作财务记载。 5、其他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 二、如何认定公司法人人格混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规定,认定公司滥用法人人格和有限责任的法律责任,应综合多种因素作出判断。在实践中,公司设立的背景,公司的股东、控制人以及主要财务人员的情况,该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以及公司与其他公司之间的交易目的,公司的纳税情况以及具体债权人与公司签订合同时的背景情况和履行情况等因素,均应纳入考察范围。 法人制度设立的需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公司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为了躲避债务或恶意转移资产,利用不同公司股东交叉持股、交叉任职等方式造成公司人员、财产混同的,又通过关联交易、虚假诉讼等方式转移公司债权债务,给债权人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应依法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法人本是公司法严格保护的独立责任的主体,而法律对于法人人格混同的例外规定就是为了制约股东滥用法人独立地位的行为,保护债权人而设立的。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民事诉讼中通常哪一方提出对方存在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存在法人之间人格混同的情形,哪一方要承担举证责任。 结语 滥用公司法人人格是指控制股东以自己的意志操纵公司,使其成为逃避债务、规避风险的工具。滥用行为包括注册资本不到位、股东与公司人格混同、抽逃出资、无偿使用公司财产等。认定公司法人人格混同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公司设立背景、股东情况、主要经营业务、纳税情况等。滥用行为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应依法追究连带清偿责任。根据举证责任原则,主张滥用行为的一方需承担举证责任。以保护债权人利益为目的,法律对法人人格混同设立例外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五节 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 第一百二十一条 上市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百分之三十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三十条 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