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银行不予放贷的原因是
释义
    银行不予放贷的原因:
    1、政策原因:所谓政策风险,可能是由于金融管理部门出台新的政策规定,使贷款人出现达不到申请条件,最终被银行拒绝贷款的情况。
    2、个人原因:主要可能是借款人有严重的不良信用记录、还款能力达不到放款条件、弄虚作假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等。而对于二套房贷的个人,也要核查其个人是否还有贷款未缴纳完毕。
    3、开发商原因:一般情况如果开发商存在不具备开发条件、开发商的开发手续不完备或者开发商有严重的信用问题或者开发商有重大诉讼影响其偿债能力等情形,也会被银行拒绝申请贷款,因为此时开发商不具备保证担保的能力。当自己缺乏资金,特别是需要贷款买房的时候,是需要银行放贷的,银行放贷是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的,符合贷款发放条件的,银行才会批准贷款。
    《贷款通则》第三十六条
    不良贷款的考核: 贷款人的呆帐贷款、呆滞贷款、逾期贷款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比例。贷款人应当对所属分支机构下达和考核呆帐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的有关指标。
    银行是怎样发放贷款的
    银行发放贷款主要包括贷款发放→登记台账→监督支付三个步骤。
    1.贷款发放。
    (1)银行前台确认贷款全部法律文件齐备、企业满足贷前条件和合同约定支付方式后,填写授信业务报告单,贷款指标通知单,分送风险管理、授信管理和计财、会计等部门。
    (2)财会部门审核无误后,办理提款、转存手续,划入企业在本行开立的存款账户。至此贷款全部流程完结,转入贷后管理程序。
    2.登录企业(和担保人)并上传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3.监督支付。按照合同约定,监督贷款资金使用。
    (1)企业提款属于委托支付的,银行专职人员根据企业支付申请,核对支付对象、金额等信息与商务合同等证明材料相符后,将贷款资金通过企业账户直接支付给交易对象。
    (2)属于企业自主支付的,企业需按借款合同约定定期汇总报告贷款资金支付情况。银行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或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约定用途。
    银行违规放贷有哪些情形
    1、未依法对借款人身份条件进行严格审查,明知借款人和实际用款人不一致的情况下,发放冒名贷款。
    2、明知用款人提供虚假贷款资料,未按规定对借款人借款用途、还款能力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违反贷款发放流程,发放贷款。
    3、受单位领导安排或要求,不作贷前调查,违规审批发放,贷后对其贷款用途也不作检查,致使贷款逾期未收回。
    4、未对借款人资产情况、运营情况、财务资料、股东变更情况进行严格核查,杜撰与事实明显不符的授信报告,而发放贷款。
    法律依据
    
     该内容由 梁广宙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