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校园霸凌是否可判刑?
释义
    校园霸凌判刑视具体情况和年龄,严重伤害并达刑事案年龄可判刑。校园暴力涉人身权利、财产罪,如故意伤害、抢劫。犯罪主体为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侵犯人身、民主权利及财产,威胁公共安全、社会秩序。
    法律分析
    校园霸凌会不会判刑要视具体的霸凌程度和当事人的年龄而定。如果欺凌比较严重已经造成了人身伤害了,而且涉事人已经达到刑事案件年龄是可以判刑的。校园暴力的犯罪涉及两方面,一方面是人身权利犯罪,分别有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人罪、过失重伤罪、侮辱罪和强奸罪和奸淫幼女罪。另一方面是财产罪,有抢劫和敲诈勒索罪。校园暴力犯罪主要表现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为主的犯罪,有时还可能危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它的犯罪主体一般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其他犯罪主体。
    拓展延伸
    校园霸凌:法律应如何应对?
    校园霸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法律的明确应对。在应对校园霸凌方面,法律应采取多种措施。首先,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校园霸凌的定义和界定,确保对施暴者的处罚力度。其次,应建立健全的举报机制,鼓励受害者和目击者积极举报,保护举报者的隐私和安全。同时,应加强校园教育,推广反霸凌知识和技能,提高师生的意识和能力。此外,应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对校园霸凌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最后,应加强社会的监督和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良好氛围,共同打击校园霸凌现象,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通过综合的法律措施和社会共治,才能有效应对校园霸凌问题,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结语
    校园霸凌的刑事判决与霸凌程度和当事人年龄有关。严重的霸凌行为造成人身伤害且涉事人已达刑事案件年龄,则可判刑。校园暴力涉及人身权利和财产罪,如故意杀人、伤害、侮辱、强奸和财产犯罪。其主体包括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定义和界定校园霸凌,并加强举报机制、校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监督,共同打击校园霸凌,为学生创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3: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