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后孩子的探望权问题 |
释义 | 夫妻离婚后,父母应友好协商解决子女探望问题,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无法达成协议,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依据“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原则判决探望权,并要求双方协助执行。若抚养方不履行协助探望权,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采取拘留、罚款等措施,强迫其履行协助义务。 法律分析 首先需要父母双方进行协商。毕竟,父母都应当为孩子的幸福着想,离婚不让见孩子、不让探望孩子可能会导致孩子缺乏父爱或母爱,疏远了孩子与父亲或母亲的感情,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如果父母可以坐下来对如何探望孩子的问题进行友好的协商,那么不让探望子女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最终皆大欢喜。如果夫妻一方坚持离婚不让见孩子、不让探望孩子,无法就孩子的探望权问题达成协议,那剩下的办法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了。由于离婚不让见孩子、不让探视孩子的行为构成侵权行为,法院会根据“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原则对探望权的行使方式、行使时间做出判决,并且要求夫妻双方协助执行。在夫妻就孩子探望权达成协议或者法院就探望权做出判决的情况下,抚养孩子的一方仍然不让见孩子、不让探视孩子,那该怎么办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对探望权进行强制执行可不是一般的强制执行,法院不能直接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而是指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通过罚款、拘留措施,强迫离婚不让见孩子、不让探望孩子的一方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 拓展延伸 离婚后如何保障孩子的权益 离婚后,保障孩子的权益是至关重要的。首先,父母应该积极沟通,共同制定关于孩子的抚养安排和探望权。这可以包括确定孩子的居住地、探访时间和方式等。双方应尽量达成共识,以确保孩子能够与两个父母保持稳定的联系。其次,父母应尽力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他们应该共同关注孩子的教育、健康和社交需求,并共同承担抚养责任。另外,法律制度也提供了保障孩子权益的途径。如果发生争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例如向法院提起诉讼。总之,离婚后保障孩子的权益需要父母的合作、关注和法律的支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离婚后得到充分的关爱和保护。 结语 离婚后,保障孩子权益至关重要。父母应积极沟通,制定抚养和探望安排,确保稳定联系。维护孩子身心健康是责任,共同关注教育、健康和社交需求。法律制度提供保障,可通过法院解决争议。离婚后保障孩子权益需父母合作、关注和法律支持,使其得到充分关爱和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三十七条 依法负担被监护人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应当继续履行负担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条 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是,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