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执法办案程序规定概述 |
释义 | 行政执法应以事实、法律为依据,确保公正处理违法行为。执法人员需定期巡视、佩戴标志,告知检查项目和处罚依据。执法过程中应遵循礼貌用语规定,行为规范。 法律分析 行政执法人员查处行政违法、违规案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处理公正。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应坚持以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执法应定期对执法管辖区进行巡视检查,如实填写《巡查工作日志》。进行执法检查或实施处罚时,应有2人以上并佩戴统一执法标志,告知检查项目及处罚依据。 执法人员进行执法时,就遵循行政执法文明执勤礼貌用语规定,做到语言文明,行为规范。 拓展延伸 行政执法办案程序规定的适用范围和实施要点 《行政执法办案程序规定的适用范围和实施要点》旨在明确行政执法办案程序规定的适用范围和实施要点,以确保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性和公正性。该规定适用于各级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的程序性要求,包括立案、调查取证、听证、处罚等环节。适用范围涵盖了行政执法的各个领域,如环境保护、食品药品监管、建设管理等。实施要点包括依法行政、程序公开、证据合法性、听证公正等方面的要求。通过明确适用范围和实施要点,可以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和公信力,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结语 行政执法应坚持以事实、法律为依据,确保程序合法、处理公正。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纠正违法行为。巡视检查和统一执法标志的使用是必要的。执法人员应文明礼貌,遵守规范。《行政执法办案程序规定的适用范围和实施要点》确保规范性和公正性。适用于各个行政执法领域,包括立案、调查取证、听证、处罚等环节。明确适用范围和实施要点,提高效率和公信力,保障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三十八条规定,当场处罚,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向违法行为人表明执法身份; (二)收集证据; (三)口头告知违法行为人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违法行为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 (四)充分听取违法行为人的陈述和申辩。违法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五)填写当场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 (六)当场收缴罚款的,同时填写罚款收据,交付被处罚人;未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告知被处罚人在规定期限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