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案件事实清楚; 2、证据确实、充分; 3、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 4、法律手续完备; 5、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公安机关在案件侦查过程中,不仅可以采取各种合法的侦查手段,对于尚未归案的犯罪嫌疑人还可以发布通缉令、在口岸采取边控措施、还可以发布悬赏通告等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公安机关能够在合法的情况下将案件侦查工作尽快终结,以进入后续的刑事诉讼程序。 侦查终结是指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进行一系列的侦查活动以后,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足以做出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犯罪情节轻重以及是否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结论时,决定结束侦查并对案件做出处理决定的诉讼活动。 侦查终结的案件,负责侦查的人员应写出侦查终结报告。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在侦查终结后,对于依法需要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应写出“起诉意见书”;对于依法可以免除刑罚的被告人,应写出“免予起诉意见书”;对于不应该追究刑事责任的,应撤销案件,如果被告人在羁押中,应立即予以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由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的案件,在侦查终结时,亦应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分别作出提起公诉、免诉或撤销案件的决定。 侦查终结是侦查过程的最后阶段,具有比较严格的时间限制。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二百八十三条 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案件事实清楚; (二)证据确实、充分; (三)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 (四)法律手续完备; (五)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百八十四条 对侦查终结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全面审查证明证据收集合法性的证据材料,依法排除非法证据。排除非法证据后证据不足的,不得移送审查起诉。 公安机关发现侦查人员非法取证的,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并可另行指派侦查人员重新调查取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