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敲诈勒索罪找律师要多少钱? |
释义 | 敲诈勒索罪的律师费用因地区而异,计件收费标准可在2000-33000元/件,计时收费为200-3000元/小时。敲诈勒索罪的认定需满足主观和客观构成要件,即具有非法强索财物的目的,采用威胁、要挟手段,并涉及数额较大或多次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立案标准根据数额大小而定,一般以1000元至30000元为起点。根据上海市的标准,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一、敲诈勒索罪找律师要多少钱? 1、计件收费 (1)侦查阶段:2000-6000元/件 (2)审查起诉阶段:6000-16000元/件 (3)审判阶段:6000-33000元/件刑事自诉、担任被害人代理人的按上列标准执行。 刑事案件因时间或地域跨度极大、属集团犯罪和其他案情重大的、复杂的,可以在不高于规定标准1.5倍之内协商确定收费标准。 2、计时收费 200-3000元/小时。 3、上述收费标准允许上下浮动20%。 4、上述收费标准和比例是代理诉讼案件一个审级或仲裁案件的收费标准。 未代理一审而代理二审的,按一审标准收费;曾代理一审再代理二审的或曾代理一审或二审,再代理发回重审、再审申请或确定再审案件的,按一审标准减半收费;涉及仲裁的案件,曾代理仲裁的,诉讼一审或二审阶段按仲裁标准减半收费。执行案件按一个审级收费。 5、刑事附带民事,其民事部分按一审标准减半收取。 二、认定敲诈勒索罪的方法是什么? 敲诈勒索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务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不具有这种目的,或者索取财物的目的并不违法,如债权人为讨还久欠不还的的债务而使用带有一定威胁成分的语言,催促债务人加快偿还等,则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从客观构成上讲,本罪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威胁,是指以恶意相通告迫使被害人处分财产。 三、敲诈勒索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一千元至三千元为起点;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一万元至三万元为起点。 上海市的立案标准是: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3000元-30000元对应刑罚: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30000元以上对应刑罚: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不同的地方犯敲诈勒索罪,找律师的收费标准不同,认定敲诈勒索罪,需要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有故意的犯罪行为存在,要以非法索要他人财物为目的,要实施威胁、要挟的方式,需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 结语 律师收费标准因地区而异,敲诈勒索罪的认定需要行为人具备非法强索财物的故意和采取威胁、要挟手段的行为。根据上海市立案标准,敲诈勒索数额较大为3000元至30000元,数额巨大为30000元以上。律师收费可根据案件复杂程度、时间跨度等因素进行协商,一般计件收费为2000-33000元/件,计时收费为200-3000元/小时。以上为一般收费标准,具体情况可能有所浮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八条 对犯敲诈勒索罪的被告人,应当在二千元以上、敲诈勒索数额的二倍以下判处罚金;被告人没有获得财物的,应当在二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判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