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用工安全协议是否能够确保员工的安全? |
释义 | 协议无效,用人单位需承担工作时间内劳动者受伤的赔偿责任。用工形式包括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完成工作任务期限;固定用工享有全部待遇,临时用工待遇差,非全日制用工按小时计发;工作制度包括标准工时、不定时、综合计算工时;劳务派遣方式用工由派遣单位承担工资等费用。 法律分析 这种协议是无效的,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因为工作原因在工作时间内受伤的,作为用人单位是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 用工形式有哪些 (一)从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来分,有固定期限用工、无固定期限用工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用工3种方式: 1、固定期限用工,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有合同的终止时间。 2、无固定期限用工,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有合同无确定的终止时间。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用工,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的期限。 (二)从聘用劳动者的身份来分,有固定用工、临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3种方式: 1、固定用工,称为固定工,用工手续完备,签订劳动合同,享有全部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待遇。 2、临时用工,称为临时工,有的单位叫外聘工,用工手续不完备,一般不签劳动合同,规范点的签订劳务合同。工资福利待遇与固定工相差一大截,同工不同酬,没有社会保险。此种情况虽然违法,却大量存在。 3、非全日制用工,称为小时工,在用人单位从事非全日制工作,即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5小时或者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30小时。工资按小时计发,一般不签劳动合同,没有社会保险。 (三)从工作制度来分,有标准工时工作制用工,不定时工作制用工,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用工3种方式: 1、标准工时工作制:适于工作时间固定,即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的人员。例如行政人员。 2、不定时工作制:适于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需要机动作业或工作,执行弹性工作时间的人员。例如推销人员等。 3、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适于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需要连续作业或工作的人员。例如铁路、航空、旅游等行业的人员。 (四)还有劳务派遣方式用工:派遣单位是用人单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其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关系在用人单位。 劳动者被用人单位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用工单位向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等费用。 结语 根据法律相关规定,无效协议下,用人单位需要承担因工作原因在工作时间内受伤的劳动者的赔偿责任。用工形式可分为固定期限用工、无固定期限用工和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期限的用工;固定用工、临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标准工时工作制用工、不定时工作制用工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用工;以及劳务派遣方式用工。在劳务派遣方式下,派遣单位是用人单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关系在用人单位,用工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等费用。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一条 在劳动场所,用人单位应当预防和制止对女职工的性骚扰。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六十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