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住宅用地划拨是什么意思?
释义
    

法律主观:
    


    土地划拨就是是土地取得方式之一,是指开发商在当初获得土地的时候没有向国家缴纳过 土地出让金 ;出让土地是指开发商以有偿的方式取得土地,并且根据评估地价的相关比例支付了土地出让金。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国有 划拨土地使用权 没有使用期限,国有出让 土地使用权 有土地使用年限的限定。如普通住宅的使用年限为70年,商业用房40年,综合用房50年等等。划拨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土地的取得方式主要有租赁、入股、授权经营、出让、划拔等几种。 而划拔土地在国家征用时,没有土地补偿费用。出让土地上的房屋转让时,土地证直接更名即可,只需交纳0.5元/平方米的手续费,无需交纳土地出让金。另外划拨土地证的房屋在二次交易的时候,如果做个人 抵押 按揭时需要担保,但出让的土地证就不需要。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五十六条
    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的约定或者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的规定使用土地;
    确需改变该幅土地建设用途的,应当经有关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同意,报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改变土地用途的,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