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犯罪未遂的解释是怎样的? |
释义 |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意外原因未能成功完成的情况。其特征包括: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符合刑法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犯罪行为未能达到完全实现,无法完成犯罪的全部构成要素;无论是对于结果犯还是实行犯,行为人都未能实现犯罪目的或犯罪结果的故意;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即行为人无法预见或控制的内外在因素。 法律分析 犯罪未遂名词解释: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的特征是: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2、犯罪没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对于结果犯,行为人仅仅实现了其实施犯罪的故意,没有实现其犯罪的目的或犯罪结果的故意。对于实行犯,其实施犯罪行为的故意也没有完全实现,即行为人欲实施完毕的行为没有实施完毕。不论行为和结果,都是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客观方面要件的必要组成部分。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为人没有预料到或不能控制的主客观原因。 拓展延伸 犯罪未遂的法律后果和刑罚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行为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根据不同的法律体系,犯罪未遂的法律后果和刑罚也会有所不同。在大多数法律体系中,犯罪未遂仍然构成犯罪行为,尽管未能达到完全实施的程度,因此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后果可能包括刑事处罚,如罚款、监禁或社区服务等。刑罚的具体程度将根据犯罪的性质、严重性和相关法律的规定而有所不同。此外,犯罪未遂也可能对被告人的个人记录和声誉产生影响,并可能影响其未来的就业机会和社会地位。因此,犯罪未遂的法律后果和刑罚应当被认真对待,并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结语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或结果。尽管未完全实施,但在大多数法律体系中仍构成犯罪行为,受到法律制裁。法律后果可能包括罚款、监禁或社区服务等刑事处罚,具体程度根据犯罪性质、严重性和相关法律规定而异。犯罪未遂也可能对被告人的个人记录和声誉产生影响,影响其未来就业和社会地位。因此,犯罪未遂的法律后果和刑罚应认真对待,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