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礼金是否需要返还? |
释义 | 礼金是一种传统习俗,虽然不被法律认可,但在离婚时往往会引发归还问题。 可以请求返还礼金的情况包括: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未共同生活、给付礼金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民法典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但并未明确彩礼的返还规定。 离婚时是否需要归还礼金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虽然民法典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但并未明确规定彩礼的返还。 法律分析 一、离婚时礼金是否需要归还 1、“礼金”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习俗,虽然不被法律赞许,但谁也避免不掉。礼金数额不等,几百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正因为礼金数额巨大,凝含有馈赠者甚至馈赠者父母的毕生心血,因此,当夫妻双方反目时,馈赠方往往要求对方返还。 2、哪些情况可以请求返还: 其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其二:虽然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的; 其三:礼金是婚前给付的,并且给付的行为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二、法律规定 民法典对于返还彩礼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但是民法典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的规定: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拓展延伸 离婚时的礼金归还: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的差异 离婚时的礼金归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的差异。根据法律规定,如果离婚是因为对方的过错,礼金通常需要归还。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情况下并非如此简单。有些夫妻可能在结婚时并未明确约定礼金的归还条件,这就给归还带来了困扰。此外,礼金的具体数额也可能影响归还的决定。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如夫妻双方的经济状况和婚姻的实际情况等。因此,离婚时礼金归还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以及双方的协商和解决方案,以达到公平和合理的结果。 结语 离婚时的礼金归还问题涉及复杂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差异。根据法律规定,若离婚是对方过错,通常需要归还礼金。然而,实际情况并非简单。缺乏明确的归还条件和礼金数额也会带来困扰。另外,夫妻的经济状况和婚姻实际情况等因素也会影响归还决定。因此,解决离婚时礼金归还问题需综合法律规定、实际情况和双方协商,以达到公平合理的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六百三十条 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孳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产生的孳息,归买受人所有。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百一十九条 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适用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