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贷款车卖了是诈骗吗
释义
    卖掉抵押物不构成诈骗,但可能构成违约。根据刑法第224条规定,以虚构单位签订合同、以伪造票据作担保、以先履行小额合同诱骗对方继续履行合同等行为,才能被认定为诈骗。
    法律分析
    不是。
    卖掉抵押物的行为构成违约,但不能以卖掉抵押物认定诈骗。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依据刑法第22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第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第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拓展延伸
    贷款车销售纠纷:如何判断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在贷款车销售纠纷中,判断是否存在欺诈行为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要查看销售合同是否明确约定了车辆的真实情况、贷款金额和还款方式。其次,需要核实车辆的实际价值和质量是否与合同中描述的相符。此外,还需要调查销售方是否隐瞒了重要信息,如事故记录或车辆抵押情况等。如果发现销售方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重要事实,导致您在贷款车交易中受损,可能构成欺诈行为。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提供相关证据,以便采取合适的法律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记住,法律程序可能因地区而异,因此最好寻求当地律师的具体建议。
    结语
    根据以上所述,卖掉抵押物的行为虽然构成违约,但并不能被认定为诈骗。诈骗的定义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较大数额的财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较大财物,可依法处以相应刑罚。在贷款车销售纠纷中,判断是否存在欺诈行为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提供相关证据,以保护自身权益。记住,法律程序因地区而异,最好咨询当地律师的具体建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5: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