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伙人在公司不知情的情况下,和别人签订合同涉嫌诈骗,搭人承担责任么
释义
    诱骗签合同需承担撤销和赔偿责任,严重者或承担行政或刑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8、152、152条规定,受欺诈方可要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撤销权消灭条件:1年内未行使撤销权;受胁迫者1年内未行使撤销权;明确放弃撤销权。未行使撤销权5年内,撤销权消失。
    法律分析
    诱骗别人签合同,要承担的责任是,合同可能会被撤销的责任,并且要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情节严重的,可能要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拓展延伸
    合伙人签订合同涉嫌诈骗:公司责任与法律追究
    在合伙人签订合同涉嫌诈骗的情况下,公司可能面临一定的责任和法律追究。根据法律规定,合伙人在代表公司行事时应当遵守合法合规的原则,确保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如果合伙人在公司不知情的情况下与他人签订合同,并涉嫌诈骗,公司可能面临合同无效、损失赔偿等法律后果。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应积极采取措施,例如调查合伙人的行为、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协商,并可能需要寻求法律援助以保护公司的权益。同时,合伙人个人也可能面临法律追究,根据具体情况可能承担民事责任或面临刑事指控。因此,公司应及时采取行动以保护自身利益,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法律建议。
    结语
    签订合同时涉嫌诈骗,需承担撤销合同和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行政或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148条,受欺诈方有权要求法院撤销以欺诈手段达成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152条,撤销权消灭需在一定期限内行使。在此情况下,公司应采取积极措施,调查、沟通、寻求法律援助保护权益。合伙人个人也可能面临法律追究,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为确保利益,公司应尽快采取行动并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2006修订):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二十九条 债务人的有关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擅自离开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可以予以训诫、拘留,可以依法并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章 合伙合同 第九百七十三条 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清偿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份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2006修订):第三章 管理人 第二十六条 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之前,管理人决定继续或者停止债务人的营业或者有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行为之一的,应当经人民法院许可。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2: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