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突然离世,该如何处理?
释义
    立案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处理方式及法律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死亡的情况下,可以撤销案件、不起诉或宣告无罪。立案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接受报案、举报等行为后,经批准立为刑事或治安案件查处的行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则不予立案。
    法律分析
    一、立案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死亡怎么处理
    1、立案阶段就撤销案件;如果案件已经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就不起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法律上立案侦查阶段什么意思
    1、立案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接到公民报案、控告、举报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者触犯《刑法》的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受理后经领导批准,立为刑事或治安案件查处的行为。
    2、司法机关对于控告、检举或者自首的材料,应按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通知控告人、检举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如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立案。立案后,一般案件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开始侦查;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审理;如没有犯罪事实,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则不予立案。
    结语
    犯罪嫌疑人在立案侦查阶段死亡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可以采取撤销案件、不起诉等措施。立案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接受报案、举报等后立案查处的行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移送主管机关处理。立案后,根据具体情况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进行侦查或审理。如果没有犯罪事实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将不予立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死刑复核程序 第二百五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对于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死刑复核程序 第二百五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4: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