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赠与合同约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释义 |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从法律上来讲,只要赠与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不能力、对所赠与的财产拥有处分权、自愿赠与他人,由赠与人与受赠人签名确认后,该赠与合同即具有法律效力。 一、遗产继承权是否可以赠与他人 继承权不能赠与他人。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享有承担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遗产继承权属于非财产权,赠与是赠与人将其财产免费给予受赠人,受赠人接受的行为。这种行为的本质是财产所有权的转移。赠与的对象是财产权,而不是财产权。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二、农村房屋赠与条件 农村房屋赠与的条件是: 1、赠与的房屋必须具有合法的权属证件,不存在产权纠纷等; 2、赠与人必须是房屋产权的拥有人,同时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宅基地上农民住宅房屋转让的,应当经村民委员会书面同意。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三、新民法典父母可否单独赠予已婚子女财产 可以。1、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该遵循自愿原则,只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即可;2、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3、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父母赠与已婚财产子女财产只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即可。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