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传染病防治法中的妨害罪是什么? |
释义 | 在北京,一女子在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擅自外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这可能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虽然新冠肺炎是乙类传染病,但目前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因此,在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一定要遵守相关规定,不要外出。同时,在流调期间也不能隐瞒中高风险行程,否则也可能触犯法律。疫情期间,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情形还有很多,大家要保护好自己不去触犯法律。 法律分析 北京一女子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擅自外出,后被确诊,被公安局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刑事立案侦查,什么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在刑法第330条即: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构成此罪。新冠肺炎虽然是乙类传染病,但是目前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该女子被疾控部门告知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擅自外出,后被确诊,造成大量密接、次密接被采取疫情临时管控措施,这种行为至少有传播严重危险。因此居家健康检测期间一定不要外出,否则事后被确诊,就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了。当然流调期间也不能隐瞒中高风险行程,因为隐瞒中高风险行程,事后被确诊,也可能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当然疫情期间,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情形还有很多。我们要保护好自己不去触犯法律。 拓展延伸 疫情期间,哪些行为可能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疫情期间,随着疫情的扩散,国家对疫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不断加强。然而,仍然有一些行为可能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首先,故意传播病毒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最严重情节。如果在疫情期间,故意前往疫情高发地区,或者明知自己可能感染病毒而故意与他人亲密接触,或者故意泄露自己或他人的健康状况,或者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拒不配合卫生防疫人员的工作,致使疫情扩散,这些行为都可能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其次,拒不配合卫生防疫措施也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行为之一。如果在疫情期间,拒不配合卫生防疫人员的指导,例如拒不配合进行体温检测、拒不配合前往隔离点、拒不配合进行治疗等行为,这些行为都可能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最后,擅自营业也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行为之一。如果在疫情期间,擅自营业,例如在疫情期间组织聚会、举办活动等行为,这些行为都可能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在疫情期间,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对于上述行为,如果被抓获或被司法部门定罪,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制裁。 结语 这段话强调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相关规定,并以此为例,提醒人们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要擅自外出,以免涉嫌犯罪。同时,也提到了在疫情期间,隐瞒中高风险行程也可能涉嫌犯罪。最后,提醒大家要保护好自己,不触犯法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零九条 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13修正):第二章 传染病预防 第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13修正):第二章 传染病预防 第二十六条 国家建立传染病菌种、毒种库。 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的,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