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宣布证人出庭作证后证言需要经过质证吗
释义
    宣布证人出庭作证后,证言需要经过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民事诉讼证据规则》
    第四十七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当事人在证据交换过程中认可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一、证人在哪些情形下可以不出庭作证?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二、证人出庭作证的流程有哪些?
    1、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2、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3、查明到庭证人身份;
    4、法庭向证人交代权利义务;
    5、证人保证如实作证;
    6、证人陈述作证;
    7、交叉询问质证;
    8、法庭补充询问;
    9、证人退庭。
    三、民事诉讼的质证流程有哪些?
    (一)原告出示证据,被告、第三人与原告进行质证;
    (二)被告出示证据,原告、第三人与被告进行质证;
    (三)第三人出示证据,原告、被告与第三人进行质证。
    人民法院依照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作为提出申请的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
    人民法院依照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应当在庭审时出示,听取当事人意见,并可就调查收集该证据的情况予以说明。
    四、证人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一)证人必须了解案件情况。知道案件情况是证人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成为证人的必备条件。证人对案件事实的了解,是在案件事实的发生过程中或发生之后形成的,在诉讼中,证人把在此之前形成的记忆通过语言文字再现出来,成为证人证言。
    (二)证人作证的义务性。出庭作证是证人的义务,对于证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证言,除非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得以拒绝。
    (三)强制性。证人在作证时应当如实提供证言,如果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