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时应当提交什么材料
释义
    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房屋登记申请表;身份证、户口本、婚姻状况证明;房产合同、购房发票、房屋核档证明、完税证明;其他房屋登记机构认为有必要提供的材料。
    一、银行个人房屋抵押怎么办理
    1、挑选贷款机构
    虽然提到贷款,大家都会想到银行贷款更安全有保障一些,但是银行贷款的审批速度和贷款要求也一直是一块硬伤。而民间借贷虽说利率高,但是审核要求低,办理速度快。所以说,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贷款机构是整个贷款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2、提交申请材料
    房屋抵押贷款的资金自己可以提前就准备好,选择机构后便可带申请机构要求的材料来提交申请。借款人及其配偶有效身份证件、户口簿、结婚证;个人收入证明;贷款用途证明或声明;抵押房产权属证明;贷款机构要求的其他文件或资料。
    3、贷款机构审核
    如果已经提交了抵押贷款的申请资料,就可以等贷款机构的审核结果了,这个阶段基本没购房者什么事,贷款会对之前交上去的基本材料做个初步的审核,审核符合他们的要求。
    4、评估
    房产评估时会产生评估费,一般是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左右,采用差额定率累进的方式收费(即按被评估房产的账面原值的大小划分收费档次,分档计算收费额、各档相加为评估收费总额),不同家收费不一定一样,另外不同地区的收费标准也不一样。
    5、签房产抵押贷款合同
    借款人的贷款申请通过后,贷款机构就会和你沟通下贷款额度、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问题。沟通好之后就可以签合同了。
    6、办理抵押贷款登记,放款
    抵押登记是去房屋所在地的房管局办理,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申请人身份证明、婚姻状况证明、房屋登记申请书、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地产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抵押合同和主债权合同、其他必要材料,前面的手续都办理完毕之后,借款人就可以等着放款了。
    二、房产证补办需要什么手续
    房产证补办需要以下手续:
    1、房屋所有权人持身份证原件到档案管理中心挂失。房屋所有权人需持身份证原件到当地的房屋房屋管理部门,填写房产证遗失声明,遗失声明的内容主要包括遗失的原因以及详细地址、房屋面积、房产证号以及房屋产权人的相关信息等。
    2、到房产档案馆查档。房屋产权人本人须持本人身份证到房管部门查询房屋档案,房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会根据房屋的信息开具公告。档案管理中心向房屋所有权人提交证明和告知单,房屋所有权人在告知单存根栏中签。
    3、登报作废原房产证。接下来须持遗失证明和房管部门开具的公告到当地日报刊登遗失证(公共的时间各地有所不同)。
    4、房屋权利人持刊登遗失声明和作废公告的原版报纸、身份证及复印件等资料到市房产交易管理处办理遗失登记发证手续。
    5、补办新证。登记一段时间后,房屋产权人需要持报纸原件、身份证原件和测绘图,到房管局办理遗失登记。
    办理房产证应准备以下材料:
    1、应提供房屋全款发票复印件;
    2、个人身份证复印件,外省市人需提交有效期内的暂住证复印件;
    3、房屋契税;
    4、面积差补充协议原件;
    5、房屋产权交易登记申请表原件;
    6、公共维修基金专用收据;
    7、购房合同副本原件。
    不得转让的房地产有如下:
    1、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
    2、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
    3、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
    4、权属有争议的;
    5、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转让的其他情形。
    三、赠与的房产再次继承过户时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1、房屋转移登记申请书(原件);
    2、申请人(含共有人)身份证明(验原件收复印件);
    (1)申请人委托他人代理登记申请的,代理人应当向登记机构应提交当事人公证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应载明委托事项、登记房屋坐落和委托权利范围;
    (2)申请人为未成年人的,应提交监护人的身份证和监护关系证明(出生证或与父母在一起的户口本),被监护人的户口本或户籍证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房屋登记参照本条规定)。
    3、房屋登记信息核档证明(原件);
    4、房屋所有权证(含房屋共有权证)(原件);
    5、继承权公证书或遗嘱公证书及遗嘱继承权公证书(原件);
    6、测绘部门出具的房屋平面图(原件);
    7、公安部门出具的房屋坐落门牌号码证明(原件);
    8、登记部门认为必要的其他材料。
    ?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3: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