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监护人居住证? |
释义 | 居住证申领要求及办理时限:申请人需提交身份证、照片和相关证明材料,未成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可由监护人代办,代办人需提供合法身份证件。公安机关应在15日内制作发放居住证,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最长30日。 法律分析 《居住证暂行条例》第九条申领居住证,应当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本人相片以及居住地住址、就业、就读等证明材料。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申领居住证。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办理的,应当提供委托人、代办人的合法有效身份证件。申请人及相关证明材料出具人应当对本条规定的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对符合居住证办理条件的,公安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日内制作发放居住证;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的地区或者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制作发放居住证的,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实施办法中可以对制作发放时限作出延长规定,但延长后最长不得超过30日。 拓展延伸 监护人居住证的申请流程和要求是什么? 监护人居住证的申请流程和要求是指在特定情况下,监护人为了合法居住和居住权的保障,需要向相关部门申请居住证件的程序和条件。一般来说,申请人需要准备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明、户口簿、监护关系证明、房屋租赁合同等,并按照规定的程序递交申请。申请流程包括填写申请表格、提交材料、缴纳费用、面试等环节。申请要求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常见的要求包括年满18岁、有稳定的居住地、与被监护人有直系血亲或法定监护关系等。具体的申请流程和要求应根据当地相关部门的规定进行操作和了解。 结语 根据《居住证暂行条例》第九条,申领居住证需要提交身份证、照片以及居住地、就业、就读等证明材料。未成年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可以由监护人代为申领,需提供委托人、代办人的合法有效身份证件。申请人及相关证明材料出具人应对材料真实性、合法性负责。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公安机关应在15日内制作发放居住证,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不超过30日。监护人居住证申请流程和要求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应遵循当地相关部门规定操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九条 国家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鼓励老年人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从事下列活动: (一)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教育; (二)传授文化和科技知识; (三)提供咨询服务; (四)依法参与科技开发和应用; (五)依法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 (六)参加志愿服务、兴办社会公益事业; (七)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协助调解民间纠纷; (八)参加其他社会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七条 家庭成员盗窃、诈骗、抢夺、侵占、勒索、故意损毁老年人财物,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国家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 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有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 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