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哪里可以做、如何认定?
释义
    工伤认定机构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工伤包括工作时间内事故伤害、工作前后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伤害、工作职责暴力伤害、职业病、工作外出期间伤害或事故、上下班途中机动车事故伤害,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工伤情形。
    法律分析
    工伤认定的机构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有: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以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拓展延伸
    寻找适合的场所和方法:如何选择和确定?
    在寻找适合的场所和方法时,选择和确定是关键。首先,确定您的需求和目标,例如是举办活动还是进行某项工作。然后,考虑场所的地理位置、设施设备、安全性等因素。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咨询专业人士或与相关人群交流来获取信息。同时,了解场所的声誉和用户评价也很重要。在选择方法时,考虑自身的经验、技能和资源,并评估其可行性和效果。可以参考专业建议、案例研究或咨询同行业从业者。最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选择和确定。记住,不断调整和优化是必要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环境。
    结语
    工伤认定的机构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工伤认定的情形包括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工作时间前后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履行职责时受暴力等意外伤害、患职业病、因工外出期间受伤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在上下班途中受机动车事故伤害,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在选择适合的场所和方法时,需明确需求和目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明智的选择和确定,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变化的需求和环境。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9 18: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