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商局如何处理工资拖欠问题? |
释义 | 劳动者遭遇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时,可以通过投诉劳动监察大队、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等途径解决问题。公司不发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和经济补偿金。申请劳动仲裁的具体流程包括提交申请书、证据材料等,劳动仲裁期间不影响劳动者找新工作。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去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去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劳动局行政部门会协助劳动者解决,去工商局举报无用。公司不发工资,属于用人单位违法,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是可以自动离职的。公司不按时支付员工工资的,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立即要求公司支付员工拖欠的工资以及按照拖欠工资的支付经济补偿金。 此外,还可以向当地劳动局投诉,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如果不能提供你的实际工资水平的,一般仲裁机构以用人单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如果有银行收工资记录的话,可以以银行收工资的记录作为工资标准的证据的。 拖欠发放工资的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拖欠发放工资的,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具体流程入下: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你们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我们可以起诉到法院; 3、可以不请当地律师代理,自己亲自处理,我可以为你提供远程指导,一样能胜诉,且劳动仲裁委不收费; 4、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你去新单位工作。 拓展延伸 维权途径:如何有效应对不发工资问题 当面临不发工资问题时,有几种有效的维权途径可供选择。首先,与雇主进行沟通和协商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尽量以友好和理性的方式表达对工资问题的关切,并要求雇主给出合理的解释。如果沟通无果,可以考虑向劳动监察部门或工会寻求帮助,提交相关证据并申请调解或仲裁。此外,可以咨询律师,寻求法律援助,以便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救济途径。最后,如果一切努力都无法解决问题,可以考虑向工商局举报,提供相关证据并寻求他们的介入和调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每个劳动者的权利,但在采取行动之前,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具体和适用的建议。 结语 维护劳动者权益,解决拖欠工资问题有多种途径。可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局行政部门会协助解决。公司不发工资可解除劳动合同,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投诉时,提供相关证据和申请书,自行处理或远程指导均可。沟通、协商、法律援助等也是有效途径。维护权益需咨询专业人士,确保行动合法有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四条 【扣押劳动者身份等证件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