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情形有两种,第一,违背了公序良俗;第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一般情况下来说,只要不出现以上两种情形,赠与的行为也就是有效的。在日常生活当中,或许有的人认为,赠与这种行为是发自出证人自愿的行为,因此都有效。 赠与无效的情形主要是: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作出的赠予; 2、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作出的赠予; 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如处分他人财产作出的赠予; 4、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作出的赠予。 什么情况下是无效赠与 什么情况下是无效赠与。 我国民法典规定: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我国并没有针对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形做出专门的规定,因此判断赠与合同是否无效,就只能通过《民法典》中的一般规定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五百零五条 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的效力,应当依照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和本编的有关规定确定,不得仅以超越经营范围确认合同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