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结婚之后房子没有女方名字为共同财产吗
释义
    婚后取得房产一般为夫妻共同财产,哪怕房产证上只有一方的名字。在分割夫妻共同的财产的时候需要一个一版。同时该登记方不得随意处分该房产。如果一方未经另外一方同意的,是无权处分。所以尽管车位写在一方名下,仍然是夫妻共同财产,需要双方共同处分。如果买房善意取得该房产的,女方可以要求男方赔偿损失。如果买方是恶意的,女方可以要求撤销该买卖合同,要回房产。如果买方是善意的,但是最终未能买到房产的,买房有权向男方主张违约责任。
    一、房产证上应该写谁的名字
    买房就要涉及到在房产证上写名字,这就要分情况讨论:
    1、写准夫妻二人的名字
    大多数恋人都会认为,既然买房是为了结婚,那就应该写恋人双方的名字。这时你们就需要注意了,即使买了房也不代表一定能结婚。如果写了准夫妻的名字,那么房屋将被认定为夫妻的共有财产,贷款也认定是夫妻的共同债务。如无借条等其他证据,父母的出资也将被认定为赠与夫妻两人,归双方共有,若出现离异,父母也无权索回出资钱款。
    2、写父母的名字
    有些人认为虽然房子买了是结婚用的,但毕竟两人还没有登记,如果分手就无法很好地处理房产,所以写父母的名字也比较保险。如采用这种方案,房屋将被认定为父母的财产,贷款也认定为父母的债务,但如果结婚后夫妻双方用婚后的收入还贷的,若双方离婚,一方虽无法主张房屋,但对于已支付的贷款本息可主张为向父母的借贷,并要求父母返还并平均分割。
    3、写男方及其父母的名字
    还有一种情况是男方的父母出了全部的首付款,未来还贷也主要依靠男方的收入,所以房产证就写男方及其父母的名字。若采用这种方案,男方的相应产权份额属于婚前个人财产,如果婚后夫妻双方用婚后的收入还贷的,一旦双方离婚,女方虽无法主张房屋,但对于已支付的贷款本息可要求男方及其父母返还并平均分割。
    4、写双方父母和准夫妻的名字
    很多人觉得在房产证上写双方父母和准夫妻的名字,比较公平合理,可以避免麻烦。若采用这种方案,房屋将认定是准夫妻和双方父母的共有财产,贷款也认定为其共有债务,如果婚后仅用夫妻双方的婚后收入还贷的,若双方离婚,对于已支付的贷款本息可主张为夫妻共同财产,双方父母则无权享有该部分财产。
    5、只写男方或女方的名字
    有时准夫妻中的一方或一方的家庭独自承担了房款,这时就会选择只写男方或者女方的名字。这种情况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种是一方或一方的父母出资,仅仅登记在该方子女的名下,这属于该方子女的婚前个人财产,若出现离婚,该房产仍属于原产权人;另一种是一方或一方的父母出资,但登记在未出资的另一方名下,这将被视为赠与行为。
    二、夫妻双方买房可以只写一个人的名字吗
    夫妻买房子可以只写一方名字。但是婚后买房,写夫妻两个人名字或者写一个人名字,都是婚后共同财产。
    专业分析
    婚后买房,是可以写一个人的名字,也可以写两个人的名字,但即使是一个人的名字,也是夫妻共同的财产。如果夫妻双方对婚后购买的房屋没有明确约定,房产证上只写一方的名字,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一般认为,婚后父母一方出资,产权登记在另一方名下,是对双方的赠与。除非父母出资时有书面协议或声明,证明该项投资仅限于子女。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23: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