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处理老年人财产分配不公的方法
释义
    老人财产分割不均,需遵循民法典规定的义务原则。父母有抚养义务,子女有赡养义务,未履行者可要求支付抚养费或赡养费。老人去世后,遗产分配应均等,但可根据特殊困难或扶养义务多少进行适当照顾。多尽义务者多分,少尽义务者少分,不尽义务者不分。对依靠被继承人抚养或扶养较多的人,可适当分配遗产。老人在世可自行决定分配,去世后需平均分配给所有继承人。
    法律分析
    一、老人财产分割不均怎么办?
    老人的财产老人当然有支配权,老人会根据情况对财产做出处理,或者分配给儿女。儿女对老人应尽的义务,不以得到老人财产的多少来区分。得到财产的要尽义务,没有得到财产的同样要尽义务。
    《民法典》
    第一千零五十八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二、老人去世后遗产怎么分配
    按《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的规定,依法继承中遗产分配应遵守以下原则:
    1、份额均等原则。
    按《民法典》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这里的一般是指大致上相同的意思。但有些遗产分配达到均等很难掌握。但经各继承人协商一致也可以不均等。
    2、体现养老育幼的原则
    我国《民法典》规定: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即多分点遗产。
    3、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可概括三句话:多尽义务者多分;少尽义务者少分;不尽义务者不分。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时可以多分。相反,对被继承人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
    4、适当照顾的原则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抚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按具体情况可以多分点遗产。
    如果老人未去世,对自己的财产进行处理的话分多分少有老人自己进行决定。可能老人会分给赡养自己的、照顾自己多一点的子女多一些。但是如果老人去世的话,那么对于遗产的相关分配就是需要按照所有的继承人平均分配才行。
    结语
    老人财产分割不均,应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处理。儿女无论是否得到财产,都有尽义务的责任。父母有抚养义务,子女有赡养义务。禁止溺婴和弃婴行为。老人去世后,遗产分配应遵守均等、养老育幼、权利义务相一致和适当照顾的原则。继承人应平均分配遗产。如果老人未去世,分配可能由老人自行决定。但一旦老人去世,遗产分配需按所有继承人平均分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七十条 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享有平等的监护权。
    父亲死亡、无监护能力或者有其他情形不能担任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的,母亲的监护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一条 不按规定履行优待老年人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四条 不履行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职责的部门或者组织,其上级主管部门应当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
    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致使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或者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3: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