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在借贷纠纷中,出借人和借款人应当在签订合同时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如还款期限、利息、担保方式等,以避免后续争议。同时,借款人应当按时还款,否则将承担逾期利息和违约金等法律责任。出借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防范风险,如核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及信用情况,签订担保协议等。在借贷纠纷出现后,双方应当通过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共识,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 出借人和借款人应当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维护合法权益。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节 借款合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率法》第十二条 借款人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利息的,应当按照约定支付逾期利息,逾期利率不超过未按期限支付的利息的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发现有可能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风险发生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轻风险,并及时通知对方当事人。 5.《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七条 债务人、保证人可以让第三人担保。担保可以采用抵押、质押、保证等形式。约定担保方式时,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 借款合同纠纷的起诉期间为三年。自借款期满时起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