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事案件见证人的规定
释义
    一是与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包括与被告人、被害人或者其他当事人有利害关系,如系当事人的近亲属;二是与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包括本人和本人的近亲属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某种利害关系。但是,虽然与案件有利害关系,但不会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员,可以担任刑事诉讼的见证人。
    一、哪些当事人需要进行回避?
    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申请其回避: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本案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当事人是实体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只能以当事人的身份参加诉讼,而不能以当事人和办案人员的双重身份出现,所以必须回避。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是指本案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所谓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是指案件的处理结果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审判人员自身的利益。这种利害关系,既可能是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也可能是事实上的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其他关系,指除上述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比如,与当事私交甚笃的同学、朋友或与当事人积怨很深的仇人、对手,等等。这些关系,只要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就应当回避。
    二、刑事回避的理由都有哪些
    一般理由: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勘验人或者诉讼代理人。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
    5、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的。
    特殊理由:
    1、参与过前一诉讼程序的国家专门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后一诉讼程序;
    2、再审合议庭的组成
    3、死刑复核发回重审的案件
    三、行政处罚回避适用条件
    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所谓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是指执法人员本人是当事人;或者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案件处理的结果可能对其权益产生影响等情况。所谓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其他关系,是指除上述有利害关系以外的关系,如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有可能利用这些关系影响对案件公正处理的情况。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六十七条第一款对见证人的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具体而言,下列人员不得担任刑事诉讼活动的见证人:
    1、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具有相应辨别能力或者不能正确表达的人。
    2、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6: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