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报警之后怎么消警,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
释义 | 报警后当事人告知警察已和解,警察撤离,但谎报警情将受处罚。公诉案件无法消警,需满足法定撤销情形。经侦查发现的犯罪需追究刑责,但非立案侦查的嫌疑人或共同犯罪中不够刑事处罚的部分,应终止对其侦查并继续对案件进行侦查。 法律分析 问题解答: 报警后当事人告知警察已经和解了,不需要警察处理了,警察就会撤离。如果是谎报警情的,会予以处罚。 如果是公诉案件不能消警,公诉案件要到达法定的撤销情形才能够撤销,如: 1、没有犯罪事实的; 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3、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4、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5、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6、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对于经过侦查,发现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不是被立案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或者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犯罪嫌疑人不够刑事处罚的,应当对有关犯罪嫌疑人终止侦查,并对该案件继续侦查。 拓展延伸 报警后如何取消报警,法律规定与程序解析 取消报警是一个严肃的行为,需要遵循特定的法律规定和程序。根据相关法律,报警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取消报警:首先,与报警的执法机构联系,提供必要的信息,说明取消报警的原因和意愿。其次,根据当地法律规定,可能需要填写特定的取消报警申请表格,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在取消报警过程中,应与执法机构保持沟通,并遵守其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取消报警并不意味着免责,如果存在虚假报警或其他违法行为,可能会面临相应的法律后果。因此,在遇到紧急情况下报警前,请慎重考虑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法律纠纷。 结语 取消报警是一项严肃的行动,需要遵守特定的法律程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报警人可以通过与执法机构联系并提供必要的信息,说明取消报警的原因和意愿。同时,根据当地法律规定,可能需要填写特定的取消报警申请表格,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取消报警并不意味着免责,如果存在虚假报警或其他违法行为,可能会面临法律后果。因此,在报警前请慎重考虑,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法律纠纷。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