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是什么

法律援助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一、创新平台发展体制机制。
    由于创新平台的投资主体的多样性,应该实行股份制的运作模式,建立董事会、理事会、会员制、专家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以股份制形成核心层,以理事会形成紧密层,以会员制形成服务层。董事会由共同以资金、技术、设施等形式投入的平台建设单位组成,以股份制或合同协议等形式参与平台建设、运行和管理;理事会由平台建设参加单位和相关单位人员组成,负责平台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年度工作计划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会员制是指吸收广大企业等服务单位参与,建立并不断扩大稳定的服务网络,加强社会服务。专家委员会由本领域相关的资深专家组成,负责平台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项目的咨询和指导;监督委员会由科技、法律、财务等专家组成,监督平台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开展工作,保证平台健康良性运行。
    二、创新平台要优先整合科技资源,强化公共服务,坚持服务第一。
    实行跨单位、跨地区、跨行业科技资源的整合,包括整合科研物质条件、集聚创新人才,是克服科技资源分散、重复配置,克服创新载体各自为政、封闭运行,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科研创新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强化公共服务是整合科技资源的初衷和目的,是创新平台建设的价值所在。我认为,创新平台的创新服务能力取决于资源整合的规模和力度,资源整合的规模越大,共建单位的合作越紧密,利益共享机制越健全,创新服务的能力就越强。在此基础上,平台将采用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地为广大中小企业开展技术贸易、研究开发、产品检测、人才培训等各类科技服务,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功能。例如:平台将通过横向课题合作、联合承担纵向课题,与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为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
    三、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机制是平台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与关键。
    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关键要与产学研合作协同推进,建立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以企业为主体,是指企业是平台建设的需求主体、投入主体、创新活动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创新平台建设必须紧紧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吸引企业参与投入、参与创新活动,应用创新成果,实现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企业的参与度和主体地位越强,平台的活力和作用就越大。高校科研院所具有较好的科研条件、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充分依靠和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与高校科研院所关系越紧密的平台,就办得越好。而实现产学研结合,跨单位整合科技资源,关键在于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体制机制。同时,平台具有基础性和公益性特点,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平台建设发展的定位、规划、投入和政策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扶持。从实践看,凡是政府指导和扶持力度比较大的平台,建设发展的进展就比较好。另一方面,要增强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作用。重点扶持有特色的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为依托,网络化、多功能、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强化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资源整合、行业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充分发挥服务、研发、转化和产业化四大功能是创新平台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创新平台是集服务、研发、转化和产业化四大功能于一体的集合体,只有充分发挥这四大功能才能实现持续发展。服务是平台的立身之本。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薄弱,自身难以建立强大的研发创新机构,创新平台的目的和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公共科技服务。提升研发能力是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平台,有效整合创新资源,主动承担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任务,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是平台建设的终极目标。平台的研发成果必须通过中试和批量生产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五、促进需求、人才、项目和资金联动是平台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平台建设前提是要有创新需求。有需求才能产生原动力。基础条件平台要满足各类创新载体、创新活动资源共享的需求;行业创新平台要满足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需求。平台建设根本靠人才。创新平台的创新服务能力归根结底取决于平台是否能集聚足够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平台建设必须以项目为依托。能否承担国家、省市和企业委托的科技项目,是衡量平台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平台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保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和服务收入,平台就不可能配备一流的科研设备,不可能集聚一流的创新人才,不可能形成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