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校园暴力
法律援助法律主观:
广州海珠警方今天发布通报称:2016年7月4日21时28分,警方接警称某学校宿舍内有人打架受伤,现场一名男性伤者经“120”医务人员抢救无效死亡,民警迅速控制了在另一间宿舍内的一名嫌疑男子。经初步了解,嫌疑人王某(男,24岁,山东人)与死者王X语(男,25岁,江苏人)为同学关系。两人当晚在宿舍内因言语冲突引发打架。其间,嫌疑人王某持宿舍内的一把水果刀追逐王X语,刺伤其颈部、手部等处。目前,海珠警方已依法将犯罪嫌疑人王某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今天凌晨,广州财经大学官方微博通报称昨夜该校一名金融专业硕士生刺伤一名同学,导致该同学死亡。2、昆明理工大学宿舍杀人案嫌疑人马*清与死者彭-威都是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一学生。根据警方调查,事发前彭-威正在宿舍内唱歌,马*清认为彭-威唱歌的声音打扰到了自己,于是对彭-威进行了辱骂。当时宿舍内还有其他3个学生在场,他们在接受警方询问时表示,遭辱骂后,彭-威抄起身边的凳子,向马*清砸去。随后,马*清拿出随身携带的折叠刀将彭-威捅伤。彭-威受伤后,马*清和其他3名室友紧急将彭-威送到了学校医务室,后彭-威被120送往医院,经抢救后不治身亡。在学校医务室,马*清被接警后赶来的警察控制。在接受警方讯问时,马*清表示,作案工具水果刀是自己平时用来切水果的,自己没有杀死彭-威的预谋。经警方鉴定,该刃长6厘米多的折叠刀。死者室友称,宿舍内气氛比较融洽,平时并没有感觉两人之间有太大的矛盾。警方表示,目前案件的初步定性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另据记者了解,嫌疑人家属没有申请精神鉴定。3、四川师范大学杀人案3·27四川师范大学杀人案是指2016年3月27日晚上11点50分,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发生的杀人案,正在宿舍玩电脑的大一学生芦*清被室友滕-刚(化名)叫到了旁边的学习室,当人们再次见到芦*清的时候,他已经身首异处。2015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芦*清今年21岁,来自甘肃白银的他,不但与滕-刚是同专业的同学,也是同乡。事件经过:2016年3月28日凌晨,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将涉嫌故意杀人罪的滕-刚控制,此后这起被定性为“恶性杀人”的事件并未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直到18天后,芦*清的哥哥芦*强在网上发布了弟弟遇害的信息和细节。四川师范大学杀人案被害人芦*清的哥哥芦*强首次与犯罪嫌疑人滕-刚的母亲通了电话。滕-母在电话中表示,滕某有精神疾病,初中和高中曾两次自杀,都被抢救了回来。公安机关已为其申请了精神鉴定。“公安局说,一个月后出结果。”“儿子中学期间患精神抑郁疾病,高中时还休过学。毕竟有精神病让人知道了对孩子的未来影响不好,我们没有告诉大学里。”滕-母回答。芦*清和滕-刚是老乡也是室友。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这些事件都是最近几个月发生的,而且间隔时间还很近,像这样的例子,小编无法一一列举。面对这些时不时又传出的校园伤人或是犯罪事件,小编不禁要问,我们纯净的校园到底怎么了?为何校园暴犯罪正在慢慢的吞噬我们的校园?大学生伤人、犯罪具有多样性、残酷性、智能性、无因性等特征,然而有知识有文化的孩子们,是什么断了自己的前程呢?是家庭、是学校、是社会还是自己?首先家庭是孩子最原始的教育环境,决定或主导着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加上现在的孩子多为独身子女,家庭溺爱,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为他人考虑欠佳,还有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理成长带来的障碍等等,专家分析那些溺爱型家庭、打骂型家庭、放任型家庭、失和型家庭等“问题家庭”的孩子较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犯罪,所以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犯罪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学校管理和社会导向也有一定因素,学校生源杂、部分纪律松散,学生逃课、夜不归宿、赌博醉酒等使得学生学习松散,不求上进。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不良的网络文化,加之近年来就业压力加大,学生心理有障碍时,学校又没及时发现和沟通,学生情绪爆发时就不是小问题了。自我因素也许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我们虚荣、拜金、盲目攀比及跟从、贪图享乐,想走捷径。那么,我们要如何减少甚至杜绝校园犯罪的发生呢?校园犯罪愈演愈烈,学校、社会、家庭都应该行动起来,教育孩子如何勇敢面对和解决问题,确实做好“教育、感化、挽救”。学校方面学校可以与司法机关合作,组织学生参加法制教育讲座、旁听法院庭审、观看法律宣传展览,使大学生能够在耳濡目染中更加深刻了解国家法律、法规,明确法律的威严性,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不断提升个人法律意识。此外,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素质和修养的教育,教育不仅仅是求学问,学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校也应该通过宣扬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去涤清部分学生身上的暴力倾向。在具体操作上,设立学生矛盾调解室、开展心理健康课堂,教会学生用理性和智慧解决矛盾纠纷,逐渐消除愤怒、仇视、憎恨等负面情绪,消弭弥漫于校园中的戾气,还校园一片清净蓝天。家庭方面学校对大学生的引导是整体上的、普遍性的引导,而对大学生有针对性、个别性的引导则要靠家长了。因此,家长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司法机关方面司法机关对大学生犯罪应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法律效果为基础,以政治效果为原则,以社会效果为目的,采取人性化的帮教手段,挽救这些失足青年,使他们能够重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对罪行并不严重的且有悔改之意的,应采取微罪不诉或建议法院单处罚金的方法,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司法机关也应该有重点地与大学定期联系,帮助学校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同时加强校内的司法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