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认识的人跟踪怎么办?

法律援助

    首先要确定是不是真的被跟踪了,可以装作不经意间回头,看对方是否同时停下来,并很慌张,还可以选择走到马路对面然后再走回来,如果对方一直追随着自己的脚步,那便可以确认被跟踪。不要慌张,此时选择人多的地方去,千万不要去僻静的小胡同之类的地方,然后拿出手机,如果不方便报警的话,就打给自己熟悉的人,大声告诉他此时自己的位置,并营造出朋友要来接自己的假象,能吓跑对方最好,吓不跑就要往离自己最近的警察局方向走,让跟踪者自己“走进”警察局。
    被集资诈骗的人怎么办
    (一)是在刑事判决书中直接判决赔偿:《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二)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已将对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限定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三)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退赔。被追缴、退赔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被刑事拘留的人多久判刑?
    关于被刑事拘留的人多久判刑?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被刑事拘留的人多久判刑?
    刑事拘留七个月左右判刑。刑事拘留期间,由于会产生各种情况,并没有统一确定的拘留到判刑的时间,主要取决于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的侦查进展情况和案件本身的事实情况是否复杂。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二、刑事拘留的合法程序是什么?
    (一)拘留的决定
    公安机关依法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承办单位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然后由提请批准拘留的单位负责执行。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的案件,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决定拘留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拘留的决定书送交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
    (二)拘留的执行
    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必须出示拘留证,并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名、按指印。被拘留人如果抗拒拘留,执行人员有权使用强制方法,包括使用戒具。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决定拘留的机关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三)拘留的期限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根据以上规定,一般而言,公安机关对涉嫌刑事拘留的人的拘留期限是14天,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长拘留期限是37天。
    被刑事拘留的人一般会在七个月左右的时间被宣判,在拘留期间还是需要接受公安机关的审理和调查的,这期间如果当事人被调查出由其他的犯罪行为的,即使刑事拘留的最高期限三十七天已经到期了,也是不会被释放的,而是会被进一步的逮捕处理。
    相关内容:刑事拘留如何解除 ?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其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对于何谓紧急情形,刑事诉讼法第80条和第163条对于公安机关的拘留和人民检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审查后,根据案件情况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分别作出处理。一是对需要逮捕的,在拘留期限内依法办理提请批准逮捕手续;二是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不需要逮捕的,而办理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手续,直接向院移送起诉;三是在拘留期限内未能查明犯罪事实的,办理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手续,继续侦查;四是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撤销案件。以上四种情况均需办案机关对刑事拘留予以解除。但在解除刑事拘留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应当给被拘留人《释放证明书》,并在该文书中写明释放原因。2、对具有刑诉讼第15条规定情形之一的除释放被拘留人外,还应撤销案件,而不能以放代撤。3、对机关不批准逮捕的被拘留人应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书。公安机关为需要补充侦查、要求复议复核的应变更强制措施。
    根据规定跟踪会判什么罪?
    关于根据规定跟踪会判什么罪?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根据规定跟踪会判什么罪?
    1、行为人对他人的跟踪行为一般是不构成犯罪的,实施了跟踪行为可能会受到以下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2、跟踪别人是否犯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1)如果只是单纯地只是跟踪且没有侵犯到对方的隐私或者其他权益,则谈不上违法犯罪;
    (2)如果在跟踪的同时进行偷窥、偷拍、窃听等行为,则可能构成一般违法行为。遇到跟踪首先要冷静处理,可以寻求帮助,或者找朋友或者报警,晚上尽量减少外出,或者独自行走,避免走小道,最好选择人流量较多的道路。
    二、违法行为会有案底吗?
    1、实施违法行为不一定会有案底。
    违法如果构成犯罪的是有案底。案底是刑事犯罪记录,必须法院认定有罪以后才会有案底。刑事犯罪的记录可以在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查询到。只有刑事犯罪记录被封存的,才查询不到,但是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2、生活中常见的一般违法行为有以下几类:
    (1)民事违法行为,包括违约、侵权等。
    (2)行政违法行为,包括治安管理等。
    (3)司法违法行为,包括拒不到庭、违反法庭纪律等。
    (4)刑事违法行为,包括各种犯罪。
    3、驾驶员在驾车的过程之中可能会实施的违法行为。
    (1)未随车携带驾照
    虽说大多数机智的车主都会直接把驾照放在车上,但还是有少数车主因为记性、疑心等各种原因把驾照放在了别的地方,以至于有的时候开车却忘了带上驾照。根据交通法规规定,驾驶机动车的驾驶员未随车携带行驶证、机动车驾驶证的,将被记1分,甚至还有可能会被认为是无证驾驶。
    (2)未系安全带
    这是大多数车主的通病了,新手车主一般是忘记系安全带,而老司机们则是懒得系安全带。前者还情有可原,而后者一般都抱着侥幸心理,这是一种从态度上无视交规的行为,并且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
    不按规定系好安全带,将被记2分并罚款200元。
    (3)闯红灯
    这是何等常见的交通违章啊!还不是有的迷糊车主到路口忘了看红绿灯,或者是有的心急车主宁抢三分不停一秒而闯了红灯,但无论是何种原因,这种错误都是不应该犯的,如果被判定为闯红灯,将被记6分并罚款200元。
    (4)加塞
    在开车的时候,尤其是道路拥堵行车不畅的时候,总是会遇到些“加塞”的车。这些车主的“见缝插针”本领是一山更比一山高,简直让人望而生“怒”,交通秩序往往是被这些人弄得乱七八糟。在占用对向车道的情况下加塞或是借道超车,将会被记2分。
    (5)开车打电话
    好像每到开车的时候,总是有接不完的电话和打不完的电话。上车前手机还毫无动静,上车后就开始嗡嗡的振个不停。在驾驶机动车的时候接听或拨打电话,将被记2分并罚款50元。
    一般来说跟踪他人的行为是不构成犯罪的,但在跟踪的同时还有其他的行为,可能其他的行为会被认定为犯罪。通常跟踪别人涉嫌侵犯对方隐私权,已经触犯了法律。但是否受到法律的惩罚需要根据其具体情节而定。公民若是发现自己经常被他人跟踪,可以选择报警。
    相关内容:违法所得的认定办法
    违法所得并不是刑法中专有的程序,在行政处罚当中也是有没收违法所得程序的,而且还有相关的违法所得认定办法。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违法所得认定办法的内容,仅供参考。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违法所得认定办法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
    第37号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违法所得认定办法》已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违法所得认定办法》施行之日起,我局发布的5件关于违法所得计算方法的规范性文件(目录附后)予以废止。
    附:废止的部分工商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目录
    局长周伯华
    二OO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保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公正、有效行使职权,正确实施行政处罚,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违法所得的基本原则是:以当事人违法生产、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全部收入扣除当事人直接用于经营活动的适当的合理支出,为违法所得。
    本办法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违法生产商品的违法所得按违法生产商品的全部销售收入扣除生产商品的原材料购进价款计算。
    第四条违法销售商品的违法所得按违法销售商品的销售收入扣除所售商品的购进价款计算。
    第五条违法提供服务的违法所得按违法提供服务的全部收入扣除该项服务中所使用商品的购进价款计算。
    第六条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为违法行为提供便利条件的违法所得按当事人的全部收入计算。
    第七条违法承揽的案件,承揽人提供材料的,按照本办法第三条计算违法所得;定做人提供材料的,违法所得按本办法第五条计算。
    第八条在传销违法活动中,拉人头、骗取入门费式传销的违法所得按当事人的全部收入计算;团队计酬式传销的违法所得,销售自产商品的,按违法销售商品的收入扣除生产商品的原材料购进价款计算;销售非自产商品的,按违法销售商品的收入扣除所售商品的购进价款计算。
    第九条在违法所得认定时,对当事人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前依据法律、法规和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规定已经支出的税费,应予扣除。
    第十条本办法适用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非法所得”的认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所得”、“非法所得”的认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政府规章对“违法所得”、“非法所得”的认定另有规定的,可以从其规定。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附:废止的部分工商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目录
    1.关于广告经营违法案件非法所得计算方法问题的通知
    工商广字〔1991〕第337号
    2.对《关于境外杂志社在国内非法承揽广告情况报告》的批复
    广字〔1992〕第24号
    3.关于查处委托加工经营中违法经济案件违法所得计算问题的答复
    工商公字〔1997〕第4号
    4.关于违法广告处罚中非法所得的计算问题的答复
    工商广字〔1998〕第24号
    5.关于违法所得是否等同非法所得有关问题的答复
    工商广字〔2000〕第74号
    违法所得在实践中通常表现为行为人实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而所获得的财物,又区分为行政违法所得与刑事违法所得。 在计算违法所得之前,首先要对违法所得进行一个认定,看看哪些是属于违法所得而哪些不属于,这样才能有利于正确的计算相关违法所得的数额。
    被判刑的人脱逃怎么处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批捕后不判刑的人多久出来?
    关于批捕后不判刑的人多久出来?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批捕后不判刑的人多久出来?
    1、若是被逮捕者不被判刑,那么有可能会在两三个月之内被释放出来。
    批捕是已经有了犯罪的证据了和逮捕不同,一般是没有可能释放的。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依照《刑法》规定应当不起诉、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可以释放犯罪犯罪嫌疑人。
    2、对被逮捕的人,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1)发现不应当逮捕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释放通知书,送看守所和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看守所凭释放通知书立即释放被逮捕人,并发给释放证明书。
    (2)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二、公安逮捕流程具体是怎样的?
    公安逮捕流程具体为公安机关向检察院提出逮捕某特定刑事犯罪嫌疑人的请求、检察院收到请求之后需要进行审查、然后在限定的期限内作出是否逮捕的决定、若批准逮捕则需要制定并下发逮捕证。
    1、提请、批准逮捕
    (1)公安机关提请逮捕
    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必要的时候,人民检察院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
    (2)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由审查批捕部门办理。审查批捕部门应当指定办案人员审查。办案人员审查后,提出审查意见,审查批捕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请检察长批准或决定。重大案件应当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2、决定逮捕
    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对符合法定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有权作出逮捕决定。
    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重大案件应当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3、逮捕的执行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实施了犯罪行为的公民,是有可能会被逮捕的,对被逮捕的人,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逮捕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释放通知书,送看守所和原批准逮捕的检察院。根据现行法的规定,被逮捕者最终并不一定会被法院判处刑事处罚。
    相关内容:不予批捕是否等同于不予起诉
    不予批捕是否等同于不予起诉
    不予批捕不等同于不予起诉,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只意味着犯罪嫌疑人不具备逮捕的法定条件,其实,逮捕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与是否起诉没有必然联系。我国刑诉法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才应依法逮捕。而最高司法机关对“有逮捕必要”具体化为六种情形,即:可能继续实施犯罪行为,危害社会的;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可能自杀或逃跑的;可能实施打击报复行为的;可能有碍其他案件侦查的;其他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形。
    如果犯罪嫌疑人不存在这些情形,则检察机关完全可以不批准逮捕。法律同时还规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如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很显然,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只意味着犯罪嫌疑人不具备逮捕的法定条件,不必采取逮捕羁押措施,丝毫不意味、更不等于“不起诉”,甚至也不等于法院不会判实刑。
    《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
    《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五条 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必要的时候,人民检察院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
    第八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
    (一)对是否符合逮捕条件有疑问的;
    (二)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检察人员当面陈述的;
    (三)侦查活动可能有重大违法行为的。
    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询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第八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重大案件应当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八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
    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第九十条 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复核,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执行。
    综上所述,不予批捕不能认同为不予起诉,实施逮捕工作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和要不要起诉没有直接关系,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只有犯罪嫌疑人构成了犯罪的条件,检察院才会决定要不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有没有实施批捕的必要,决定后才会进行批捕。
    
     该内容由 方杰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