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无效有哪些后果? |
释义 | 劳动合同无效一般分为合同全部无效和部分无效两种情况,无论全部无效还是部分无效,无效部分自合同订立时起就不具有法律效力。那么合同无效会产生以下法律效果: 1、劳动关系归于消灭。 2、劳动者已经付出的劳动,用人单位应支付报酬。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无论那方过错,只要劳动者付出劳动,用人单位就应当支付劳动报酬,但是劳动者与企业串通,恶意损害国家、社会、他人利益的除外。劳动报酬的数额,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进行,没有约定的数额按照近似岗位的职工平均工资确定。 3、有过错的一方给对方造成损害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4、用人单位应承担劳动者提供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前的各项福利待遇。包括各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但是劳动合同因主体不适合而无效的除外。如果劳动合同因劳动者原因而无效,用人单位则无需承担劳动者各项福利待遇。 即使劳动无效,单位也应该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在劳动关系中,劳动合同是非常重要的书面文件。在劳动合同中,一般都会劳动者的工资福利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约定,一旦劳动合同无效,对劳动者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劳动合同无效并不影响劳动者获得应有的工资。如果单位以合同无效为由拒绝向您支付工资时,您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来依法维权。 一、劳动争议案件有哪些可能败诉的情形 劳动者提起劳动争议诉讼容易败诉的情形: 1、故意不签合同 一些劳动者故意不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企图索要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但事实上,由于员工本人原因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不存在主观恶意和过错,则无需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差额。 2、只有口头约定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变更劳动合同未采取书面形式,但已实际履行超过一个月,劳动者主张再变更的无效。劳动者若主张上述调整未经书面形式确认,要求撤销,法院一般不支持。 3、无法举证 4、无劳动关系主体资格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普通劳动者; (2)未取得就业证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或港澳台人员; (3)学籍和档案管理关系均在高校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等特殊身份群体 (4)设立成功前的公司 存在上述情形时,以建立劳动关系为目的而向对方提供劳动的人员败诉风险往往很高。因此,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前,应核实用人单位是否具有主体资格。 5、提供假信息 根据劳动合同法等规定,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6、请人代劳 劳动者未经用人单位许可,擅自请他人代为履行劳动合同,违背了劳动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在此情况下,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安排带薪年休假、支付经济补偿金等,都会因缺乏法律依据而面临败诉。另外,请人代为履行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还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