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中可以提出哪些上诉理由? |
释义 | 上诉理由如下: (1)上诉人认为原裁判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裁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2)上诉人认为原裁判适用法律有错误。 (3)上诉人认为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影响到案件正确判决的。 (4)一审裁判作出后至上诉期届满前,当事人发现了新的证据,而这新证据足以改变一审裁判的结论。 民事诉讼证人不出庭理由有哪些 证人是指知道案件事实情况并向司法行政机关提供证言的人。 民事诉讼证人不出庭的理由,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民事诉讼部分被告上诉有哪些内容需要了解 民事诉讼部分被告上诉相关内容有: 一、部分被告上诉的法律条件 1、必须有合格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2、必须是依法允许上诉的判决裁定; 3、符合法定的上诉期限。 二、部分被告上诉的提出方法 1、有权提出上诉的人,包括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 2、上诉期限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2日起计算。在上诉期限内,提出的上诉具有法律效力。 3、根据规定,上诉人既可以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也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上诉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 4、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用书状或口头两种形式均可。当事人要求上诉,用口头表示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笔录存放在法院的案卷中。 民事诉讼二审不服上诉行吗 民事诉讼二审不服上诉是不可以的。 民事诉讼上诉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民事诉讼二审上诉程序是什么 民事诉讼二审上诉程序: 1、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2、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3、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维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发回重审。宣判。 4、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或者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 该内容由 刘婷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