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停访息诉是什么意思?
释义
    “息诉罢访”是指停止上访和上诉,证明信访事项已妥善处理,不得再信访。信访人应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禁止聚集围堵国家机关、携带危险物品、侮辱威胁工作人员、滞留滋事、煽动敛财、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
    法律分析
    息诉罢访就是停止上访,停止上诉。证明其信访事项已经获得妥善处理,如果没有新情况,不得再信访。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的二)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的三)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的五)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的六)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为。
    拓展延伸
    停访息诉:法律程序中的暂停和撤回
    停访息诉是指在法律程序中,当事人暂时停止或撤回对某一案件的起诉或诉讼请求。这一程序安排允许当事人有机会重新考虑其诉讼意愿,或者为了达成和解或其他解决方案而主动放弃诉讼。停访息诉的实施通常需要经过法庭的批准,并且可能会涉及一定的法律程序和程序要求。这一制度的存在旨在保护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和诉讼权益,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以便更好地解决争议和纠纷。
    结语
    停访息诉,旨在为当事人提供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以便更好地解决争议和纠纷。当事人可以在法律程序中暂时停止或撤回对某一案件的起诉或诉讼请求,重新考虑诉讼意愿,或者寻求和解或其他解决方案。这一程序需要法庭的批准,并遵守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要求。停访息诉的实施保护了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和诉讼权益,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促进了公正和有效的纠纷解决。
    法律依据
    《信访条例》
    第十八条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
    第二十条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的;(二)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的;(三)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四)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的;(五)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的;(五)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的;(六)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55:24